1米85的大高个、健硕的身体、硬朗的面容,人们第一次见到幸鑫就会产生满满的安全感。而了解了他的故事,这种信赖的感觉会更加强烈。
特警战线上的尖兵,屡建奇功展风采
民警幸鑫,1990年3月出生,现任武汉市公安局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分局(以下简称“东湖分局”)反恐怖和巡特警大队二级警长。2008年,刚成年的他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军人事业的向往,踏入了武警湖北总队第一支队特勤大队的大门。在这里,幸鑫经历了两年士兵生涯的严酷锤炼,每一次训练都如同生死考验,但他从未退缩,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当兵就要当尖兵”,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在平凡岗位上熠熠生辉的力量源泉。
幸鑫(前)在汉口火车站前执勤。通讯员苏畅 摄
2011年1月,幸鑫光荣参警,加入了武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突击大队。从此,他的战场从军营转移到了警营,但那份对使命的执着和对荣誉的追求却从未改变。他多次代表武汉特警参加全国、全省各类特警比武,每一次都全力以赴,力求突破。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他出现了双膝积水、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身体问题,但他并没有打算放弃自己奋斗过的战场,“负重不行,我就练上肢、练定力!”2014年,他转任狙击手岗位,更刻苦更艰辛的训练让他在2015年成为100名中国特警尖刀队员的一分子,赴塔吉克斯坦参加“中塔”联合反恐演习,展现中国特警的风采。在随后的3年中,他先后在2016年全国特警大比武中荣获狙击项目第5名,2017年全省特警狙击比武中拔得头筹,2018年中部四省公安特警比武再夺第一名。直到现在,他胳膊上、腿上训练时留下的伤疤就像是一枚枚无声的功勋章,记录着他所经历的风雨和不易。
转岗治安管理,新角色新挑战显担当
2019年3月,幸鑫从特警支队转岗到东湖分局治安大队工作。从实战岗位到管理岗位,这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转变,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他负责的工作涵盖了保卫工作、校园管理、危爆品管理、旅店业管理等多个方面。他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先后为湖北省博物馆、东湖绿道公司等重点景区单位的1200余名安保力量上门送教,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徒手防卫、装备使用等系列培训60余场次。经过专业技能的传授,幸鑫成为景区单位安保负责人口中的“专家”。
幸鑫练习射击。通讯员苏畅 摄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幸鑫报名参加了2024年“武汉市公安先锋杯”警务实战职业技能大赛治安防控警务实战科目的比武。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刻苦训练。体能储备不够足,他就顶着炎炎烈日,每天跑步10公里,一个月体重锐减;理论知识不扎实,他就见缝插针地利用午休、勤务休息时间刷题背题,《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一共126条,条条他都熟记于心;射击技能不够精,他就在统一射击训练时一个动作重复上千次,虎口被磨破也毫不在意继续练习。“夏练三伏”的那股热乎劲让他重回巅峰状态,最终在大赛中取得科目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
勇救落水儿童,守护群众安全显真情
自去年3月起,幸鑫随分局机构改革加入了反恐怖和巡特警大队,主要精力放在了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保工作中。他常常冲锋在前,为保护市民游客保驾护航。
幸鑫在巡逻。通讯员苏畅 摄
东湖凌波门在去年6月重新修缮以后,再次成为武汉热门网红打卡地。旅游高峰期时,每天早上在凌波门看日出的市民游客达千余人。幸鑫坚持早出晚归,从日出到日暮,不言疲倦。8月12日晚8时30分许,幸鑫正带领4名队员在凌波门附近巡逻,突然发现凌波门栈桥旁有人似乎在扑腾水。此时天色已晚,湖面光线条件不佳。幸鑫立即跑上栈桥靠近观察,发现有一名儿童身体大部分没入水中,手一会儿举起来一会儿沉下去。情况紧急,幸鑫来不及脱下制服和警帽,毫不犹豫一头扎进水中。下水后,他发现这个地方的水位已经没过胸部。附近闻讯赶来的救生员也一齐加入救援,他们用尽全力将溺水的小女孩托起,好在此时小女孩还没有失去意识,大家一齐将她托举到最近一处爬梯并送上岸。因救援及时,小女孩仅轻微呛水,身体并无大碍。“真是感谢你们!你们救了我的女儿就等于救了我一家人!”小女孩的父亲王先生事后才发现自己的女儿遇险,再三对幸鑫表示感谢。
整个夏天,幸鑫驻扎在那里,先后救起3名出现溺水险情的游客。为了更好地服务保障游客安全,幸鑫从工作实际出发,主动承接了东湖分局“大安保体系建设”重点攻坚项目中关于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保工作的课题。他依托东湖凌波门、东湖樱花园等热门景点的安保工作实际需求,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从规模形势研判、人流疏导控制、重点部位巡逻、周边治安整治等方面入手,努力让“信息+安保”的大安保体系建设成为保护市民游客安全的“金钟罩”。
(通讯员 苏畅)
【编辑:李沅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