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清晨,初夏的旭日刚刚升起,位于汉阳区的阳新路公交停车场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武汉公交24路驾驶员刘勇俯身检查轮胎气压,目光紧盯底盘管路一一查看。28年来,这位湖北省劳动模范安全行驶68万公里。
5月2日,刘勇发车前打扫车厢。记者陶常宁摄
“您别急,请坐稳扶好!”2日上午9时许,刘勇驾车停靠拦江路南城巷站,看见一位身穿灰色上衣的老者从远处一路小跑追赶车辆,立刻挥手示意老人别急,等老人上车坐稳,他才起步。
“我经常坐24路,今天遇到的司机虽然不知道名字,但面熟,每次坐车,遇到我们老人,他都会多停一下,等我们坐下来才开车。”老人笑着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5月2日,刘勇提醒上车乘客坐稳扶好。记者陶常宁摄
24路驶过鹦鹉大道、江汉桥、中山大道,每到一站,刘勇都会提醒乘客站稳扶好,无论是起步还是停车,都非常平稳。
在中山大道地铁汉正街站,不少外地游客上车,有人要去江汉路步行街,有人要去吉庆街,刘勇耐心一一回答,告诉游客们分别在哪一站下车。从业28年的刘勇,在24路这条贯穿武汉繁华地段的线路上,总结出“七个一,五个心”工作法,精准应对87个红绿灯、170条人行横道的复杂路况,为乘客提供贴心服务。
5月2日,刘勇驾驶24路公交车驶过江汉桥。记者陶常宁摄
“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节假日上班很正常,因为我们要保障老百姓正常出行,尤其是节假日游客增多,更要服务好。不过,现在公司和车队也非常重视大家休息,轮流值班,保证大家五一都有时间陪伴家人。”刘勇笑说,明天休息准备陪陪爱人和孩子,女儿快大学毕业了,等孩子上班以后相处的时间就更少了。
“油门轻一寸,乘客稳一分;刹车缓一厘,关怀深一度。”在刘勇独创的“三稳三勤四掌握”工作法手册扉页,这句手写体座右铭已微微泛黄。这位手握方向盘近三十载的“老司机”,至今保持着全公司新能源车来回一趟仅消耗6%电能的纪录。
2016年新能源公交上线首日,刘勇的工作本多了密密麻麻的各种数据,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最终凝结成“节能口诀”:起步如抽丝,行车似流水,停车若鸿羽。
5月2日,刘勇驾驶24路公交车停靠中山大道地铁江汉路站。记者陶常宁摄
走进武汉公交第三营运公司,刘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墙上的师徒树格外醒目,56片金叶对应着56名徒弟。如今,这些徒弟分别就职于658、646、547、361、42、61路等线路,其中3人已成长为线路长。徒弟李旺富曾获“武汉市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鲁娟 廖瑜)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