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假期#武昌古城斗级营“五一”文旅热潮:多元活动引爆消费,三天迎客超20万
——历史街区焕新升级,文商旅融合书写城市更新“武汉答卷”
2025年“五一”小长假假期刚过半,武昌古城斗级营街区以三天超20万人次的客流成绩,刷新历史纪录,成为武汉文旅市场的现象级地标。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武昌古城历史街区的独特魅力,更凸显了武汉市以文商旅深度融合推动城市更新、激发消费活力的战略成效,为全国历史文化街区转型发展提供了创新样本。
街区位于武昌蛇山北麓,曾是清末武昌府署管理钱粮的军营驻地,因以“斗”计量军粮而得名,承载着“斗斗粮食斗斗金”的财富文化寓意。2024年9月完成改造后,街区以“民国风建筑+新消费业态”为特色,引入汉派伴手礼店、诗词主题书店、非遗工坊等多元业态,打造“可逛、可玩、可体验”的沉浸式文化空间。 “五一”期间,街区推出系列文旅活动,精准锁定不同客群:“有闲青年说唱团”免费公益演出以青春活力的原创音乐吸引年轻游客驻足;一鸣堂《国潮喜乐汇》融合传统曲艺与现代喜剧;第九届武汉淘书节汇聚古籍珍本、文创手作,日均客流破万。将历史符号与潮流体验无缝衔接,形成“白天品文化、夜晚享烟火”的全时段消费场景。
斗级营的“出圈”,是武昌区推进“大黄鹤楼武昌古城历史风貌旅游区”建设的关键一步。自2008年启动古城保护与复兴规划以来,武昌区以黄鹤楼、户部巷、昙华林为核心,串联文旅资源,构建“历史为魂、商业为体、旅游为翼”的发展格局。”与黄鹤楼夜游灯光秀、夜游长江等项目形成联动效应。 武汉市锚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通过“文化赋能+业态升级”双轮驱动,激发消费新动能。
面对客流高峰,斗级营以人性化服务保障游客体验,确保街区安全有序;街区还增设“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导览咨询、应急药品等暖心服务。 斗级营将持续优化业态布局,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预计国庆节就会与大家见面。届时斗级营将以完整的面貌面对市民游客,致力打造“城市理想街区”文旅消费链条,增强文旅体验深度。
斗级营的“五一”盛况,既是千年古城焕新的缩影,更是武汉以系统性思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征程中,武汉正以文化为根、以创新为脉,书写历史与现代交融、商业与人文共生的城市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