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3日讯 “现在,汉阳门公厕每小时如厕人数达到2000人次,请开始分流,引导游客到附近其他公厕。”5月1日傍晚7时,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汉阳门、户部巷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武昌区公厕客流量监管平台突然发出“预警”,城管部门迅速响应,立即启动人员分流机制,并紧急调派移动公厕增援。
武昌区汉阳门公厕位于户部巷入口,旁边是长江大桥武昌桥头、斗级营,游客众多。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摄
2日下午5时,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位于户部巷入口处的汉阳门公厕。这里紧邻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正是观赏晚霞的绝佳地点,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们看了网上攻略,先去司门口黄鹤楼站拍照,然后到户部巷吃晚餐,步行到武昌桥头看晚霞,逛逛斗级营,这是网上许多人推荐的武昌古城经典线路。”来自江苏的杨女士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公厕很干净,排队时间也比想象中短,女厕等待两三位就可以了。
5月2日下午5时,正值客流高峰,由于前一晚根据监管平台数据,连夜增加移动公厕,汉阳门公厕内排队人数不多。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摄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公厕门口安装了一个不起眼的装置。武昌区城管执法局厕管站站长王志军解释:“这是客流感应器,它连接着我们的客流量监管平台,可以实时监测每个公厕的客流情况。”
汉阳门公厕外面张贴了分流引导指示牌。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摄
“汉阳门公厕共有20个厕位,其中13个是女厕位,6个是男厕位,还有1个无障碍厕位。如果按每人如厕平均2分钟计算,每小时饱和量大约是600人次。一旦平台显示每小时人数超过这个数字,我们就会立即启动分流程序。”王志军指着公厕内的设施介绍。
在武昌区汉阳门公厕,环卫保洁人员正在清理洗手台。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摄
汉阳门公厕500米范围内还有5个公厕,有些位于巷子深处,游客相对较少。当汉阳门公厕排队过长时,工作人员就会引导游客前往这些公厕。
为了应对五一假期游客如厕排队的压力,武昌城管原本在汉阳门公厕外增设了10个移动公厕。然而,5月1日傍晚,平台显示客流量激增,当晚10时许,他们又连夜紧急调运了5个移动公厕。
环卫保洁人员打扫移动公厕卫生,保持环境干净整洁。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摄
公厕保洁员马昌雄说,节假日每天下午4时30分以后游客人数开始多起来,特别是今年春节后,游客人数明显多于往年,但今年的排队情况却好于往年,主要还是因为引导分流、增设移动公厕非常及时。
目前,武昌区已有142座公共厕所安装了客流感应器。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费帆 白丹 杨子涓)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