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财经分析:统筹国内与国际

壹、六大经济关系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点强调了六大经济关系,也是商机:

1. 首次提国内经济工作与国际经贸斗争的统筹

要求以国内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2. 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

会议提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四稳”目标,要求“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

3. 内需与外需的协同发力

会议要求“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并加码“两新”(新消费、新投资)和“两重”(重大战略、重点安全领域)政策。

提出“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支持企业“走出去”以应对关税冲击。

4.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并进

5. 政策工具创新与既有框架的衔接

如,“养老再贷款”和“科技板”均为针对特定领域的新工具。

6. 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联动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2025年一季度消费市场拉动显著,全国超1.2亿人次享受补贴,带动销售额超7200亿元。

迎接银发旅游浪潮,当前银发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老年群体正成为旅游消费的核心增长极。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政策支持、产品创新与消费升级的多重驱动。

兴趣驱动:老年游客偏好历史文化(如博物馆、民俗村落)、自然风光(如避暑胜地、赏花线路)及社交活动(如集体生日、健康讲座)。

品质优先:新一代银发族更关注住宿舒适度(独立房间、管家服务)、餐饮特色(低盐养生餐)及科技便利性(智能行程规划)。

贰、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部署4个方面重点任务包括: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化转型,发挥绿色化转型对数字产业的带动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

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系统性“数字手术刀”改造模式。

首次提出对电力、冶金、石化等八大传统行业实施“数字技术+绿色化”的精准赋能方案。

二是数字基础设施的绿色化重构:从能耗中心转向低碳枢纽

数据中心“绿色心脏”改造:通过液冷技术、能效诊断和“东数西算”工程布局,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将扩容,例如浙江某数据中心通过液冷技术降低能耗40%。

三是政策协同与生态构建:制度创新驱动技术市场双循环

形成“技术攻关-标准引领-金融支撑-人才保障”的四维生态。

位于谷城县石花镇的湖北省石花酿酒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石花慧酿云”平台已上线运行。

叁、前置仓与服装定制

天门设有前置仓和国内直采中心,可做到现金直采,其中前置仓引入3D虚拟样衣技术,整合设计研发团队,让没有独立开款能力的中小型卖家可以共享前沿潮流。

肆、“理工智链”

武汉理工大学推出“理工知链——面向科创成果转化的智慧大脑”项目,以“AI经纪人”角色精准破解产学研对接难题。

伍、引进人才

美国政府近期因哈佛大学拒绝其提出的对学校管理结构等大幅改革的要求,宣布冻结对该校总额为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已因类似原因威胁削减多所高校的资金,此举对在美国的科研人才造成冲击。

《自然》杂志3月底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600多名参与调查的美国科研人员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人表示正考虑离开美国,欧洲和加拿大是他们的首选目的地。

截至2025年4月,乌克兰在华人口总人数约3万人。专家约1000-1500人,集中在军工、航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

陆、校友招商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政策落地,传统依赖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的“政策洼地”模式被打破,招商引资正转向以产业生态为核心的竞争新范式。

光谷的招商引资新模式以“全球联动+精准对接+产业生态”为核心,形成五大创新体系,突破传统政策依赖,转向资源整合与生态构建。

建立“一个专班对接一所高校”的垂直服务体系,深度绑定武大、华科大等7所本地双一流高校,并拓展至清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全球院校。

通过校友资源精准引入链主企业,形成“一位校友带动一条产业链”效应:小米智能家电工厂:依托武大“雷军班”输送人才,联动华科大共建实验室,吸引200余名高校毕业生加入;

柒、民营经济

4月27日,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首次提出着力发展“根企业”理念,逐步提高全市民营经济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并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担纲”创新,逐年提升科技研发、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的比例,逐步达到70%。

上海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以下创新点,值得湖北等地区借鉴:

针对科技、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融资痛点,取消0.5%的不良贷款补偿门槛,允许银行在更高风险容忍度下放贷。

补偿比例从原有基础上提升至55%,首次贷款再额外增加5%,形成“首次贷款优待+重点行业倾斜”双重激励。

捌、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首批名单公布时间是2022年9月,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100所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湖北省共有6所高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