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从武汉参军后,在新疆生活了72年,2023年9月9日去世,享年91岁。”今年4月25日,长江日报记者辗转联系上309名投笔从戎学子之一、已经去世的胡传本老人的亲属,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胡传本不平凡的一生。
胡传本2017年留影。
1932年8月25日,胡传本在武汉出生。1950年12月,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他从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验”)参军。
在省实验的抗美援朝纪念墙上,记者看到,在309名参军参干学子的名单中,胡传本的名字位列第一列第六行。该校的《关于学生参干名册(1950—1951)》档案记载,胡传本家住武昌得胜桥45号,1950年参军参干,去向为新疆军区俄文学校。
1952年,胡传本军装照。
为躲避战乱全家逃难到湖南,父亲曾被抓去做苦力
80岁的胡传满是胡传本的弟弟,家住武汉南湖。今年1月,记者曾专程来到胡传满的家中,了解胡传本的人生经历。
胡传满告诉记者:“家里兄弟三个,胡传本是家中的老大,比我大12岁。”
1938年,为躲避日寇侵占武汉,他们一家老小逃到湖南耒阳。1942年日寇继续南下,他们全家又逃到湘东(汝城、桂东一带)。1946年,举家回汉。
“我是1944年出生的,回武汉的时候我还不到2岁,哥哥一路背着我,这些经历是我长大后听家人讲述的。”胡传满说,在湖南耒阳时,大哥还在读小学,缺衣少食。后来,父亲被日本人抓走做苦力,妈妈裹着小脚走路不便,年幼的哥哥胡传本便撑起了整个家。为补贴家用,他经常光着脚捡煤渣、打小工,吃了很多苦。父亲被日本人抓去,后来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全家人才得以团聚。
记者看到,胡传满的家中贴满了字画,平日里,他喜欢拿起毛笔创作。他说,这个爱好就是受大哥的影响和启蒙。
胡传满回忆,回到武汉后,父亲胡一参很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把三个孩子供到了高中。胡传本读书成绩很好,爱好书画,还喜欢演话剧、参加各种演出。因为有逃难的经历,他痛恨日本人,思想进步,家里到处都是有关共产主义的书籍。
胡传本的儿子胡峻告诉记者,父亲提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总是说“那些苦日子都过去了,要感谢党和人民”。
18岁从武汉参军,住窑洞学俄语扎根新疆
1950年12月,胡传本还在省实验读高一。当时,国家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他没有犹豫,直接报了名。
“父亲曾说过,参军后先北上坐火车到了郑州,后来根据组织安排又来到了新疆。”胡峻介绍,1951年1月,父亲来到新疆军区俄文学校学习俄语,在新疆生活了72年,退休前为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
胡传满回忆,哥哥到新疆后,曾给家里写信:“从郑州坐火车到兰州后,先是坐了好几天汽车,后来实在没路了就步行。那时候恰逢冬天,一路风霜雨雪,很不容易。”
2021年12月,胡传本曾写过一个简历,自述到了新疆后,他住在窑洞,除学习俄语外,还参加了当地挖露天煤矿的建设劳动。俄文学校搬到城里后,他一边继续学习,一边参加了乌鲁木齐市城墙拆建和建设新疆军区俄文学校新校舍的劳动。
1951年,胡传本进新疆的第一张照片。
1952年11月,俄文学校学习结束后,他调入原新疆军区工程处设计科(后改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工一师设计院)工作,一开始是翻译前苏联援助的新疆医学院(现新疆医科大学)的设计图纸,后来开始学习建筑设计工作。
胡传本曾参与设计了乌鲁木齐八一剧场、新疆人民剧场、阿克苏机场、马兰机场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项重点工程项目,还曾作为专家参与援助越南某农场的工业区设计工作。因他对建筑设计事业充满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始终奋斗在第一线,获得了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五好干部、三等功臣、科技进步奖等荣誉。
胡传本(左一)参加援越工程项目时,越南友人为他戴上奖章。
胡峻说,在父亲的追悼会上,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领导曾参加并致辞:“他把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边疆的建设事业,以其无悔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边疆建设之歌。”
1994年,胡传本(左四)在新疆吐哈油田建筑工地现场指导施工。
退休后发挥余热继续搞建筑设计,周游世界去过28个国家
1995年,胡传本退休后,一边继续发挥余热,从事建筑专业相关工作,一边周游世界,先后去过28个国家,足迹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美洲。
“父亲身体素质好,一生乐观开朗,勤奋敬业。”胡峻告诉记者,父亲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始终影响着自己。
胡峻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后,有一次因图纸问题,父亲胡传本曾批评他:“你才工作几年,还没走好就想跑,图画得随心所欲!你看前辈张叔叔,工作了几十年,还是规规矩矩一笔一画地画图,以后画图一定要规范。”
2023年4月,90岁的胡传本在出发去湖北恩施旅游的前一天,还去了建筑工地现场,参加工程竣工验收。
“他去世前,我们告诉他,省实验中学专门修建了抗美援朝纪念墙,上面有他的名字。我专程去了学校一趟,还拍了照片。”胡传满说,哥哥知道此事后非常欣慰,囿于当时身体状况,未能亲回母校参观。
胡峻告诉记者,父亲一生热爱工作、热爱生活,有过苦难,也有过欢笑,可以说是波澜壮阔,又活出了自我。“我和家人非常想念他,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胡传本简介:男,生于1932年8月,武汉人,系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抗美援朝参军参干309位学子之一。
(长江日报记者耿珊珊 图片均为胡峻提供)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