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间藏妙理 族里探玄机

为进一步深化科学课堂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4 月24日下午,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北仓路小学校开展了一场科学教研活动。来自北仓路小学、井河小学、苏溪小学的科学教师齐聚一堂,通过课堂展示、评课研讨等形式,共同探索"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

在探究实践中点亮思维之光

程杨虹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庞大的家族》这堂课,以清晰的三个环节推进教学,逻辑严密且层层递进。第一环节探秘昆虫结构,教师通过昆虫视频与趣味谜语创设情境,快速激发学生兴趣。借助各种昆虫图片,小组合作观察,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昆虫的共同特性。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材料自由拼搭昆虫,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昆虫形态结构的认知,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第二环节解码生存智慧,聚焦昆虫生存绝招,以枯叶蝶拟态、竹节虫伪装等典型案例,结合动态演示与互动问答,揭秘保护色、拟态等生存策略,培养学生科学观察与分析能力。第三环节联结生态价值,通过视频直观展示蜜蜂传粉、蚕吐丝制衣等实例,将昆虫习性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联,既拓宽知识维度,又深化生态保护意识。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建构、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达成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张清清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纸》一课,以“生活—历史—实践”为主线,将知识探究与动手实践深度融合。课程从生活中常见的纸巾、包装纸等切入,通过介绍古人用竹简、丝绸书写的困境,引出造纸术发明者蔡伦改良工艺的历史故事,在追溯文明进程的同时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探究环节,教师精心设计三项分层递进的实践活动。探究活动1:水滴赛跑,学生将等量水滴分别滴在牛皮纸、复印纸、蜡光纸、褶皱纸上,对比观察不同纸张纤维结构对吸水性的影响。探究活动2:力量大比拼,学生分组用相同力度撕拉四种纸张,直观感受纸张韧性差异,并结合纸张用途分析结实程度的实际意义。探究活动3:纸船承重挑战,学生运用涂蜡、覆膜、折叠等方法改造纸张,保证船体不渗水,将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三项活动以控制变量法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猜想、验证、优化的过程中建构科学认知。整堂课历史与科学交织、观察与创造并重,有效达成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双重培育目标。

多维碰撞共话教学策略

课堂展示结束后,在科学组组长王梦瑶老师的组织下,全体科学老师围绕这两节课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北仓路小学教师代表表示,程老师《庞大的家族》一课以小组探究与模型创作创设沉浸式场域,多感官实践深化认知,高频互动激活课堂。苏溪小学教师代表提出,张老师《纸》一课以“历史纵深感+科学实践性”双线架构,从古代工艺到现代材料递进铺展知识,实验环节凸显控制变量法的严谨性。井河小学教师代表则认为程老师《庞大的家族》以150万、80%数据制造认知冲突,依托小组合作与分层模型拼搭,将抽象结构转化为可视化成果,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与会老师也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老师们畅所欲言,在思维的碰撞中共同探寻更高效的科学教学方法。

三校聚力教研 点亮科学之梦

此次“1+N”联合教研活动,以课堂为媒、以研讨为径,搭建起校际资源共享、智慧共生的成长平台。未来我校将继续以“实验教学”为抓手,带领学生在科学的奇妙世界中不断探索,收获成长。 (熊丹 张小玲)

1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