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变“股东”:13年陪跑,园区投1亿元为企业“加速”

医疗器械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在东湖科学城,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绿新”)正吸引全国医疗器械研发企业、专家前来合作,13年时间,联合研发超过400项创新医疗器械,4个项目进入国家绿色通道……

企业一路“闯关”的背后离不开武汉高科医疗器械园的全程陪跑——今年初,奥绿新获得1亿元战略投资,投资的“股东”是企业的“房东”,武汉高科医疗器械园。

武汉高科医疗器械园和企业一路同行,多个发展维度位居全国前列。

“园区不能只顾着收租金,要站在企业和产业角度支持其发展。”对于武汉高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骏而言,园区的角色不是“包租公”,而是“同行者”,只有企业做大做强才有产业园区的发展未来。

回顾奥绿新成立以来的13年,租用面积从几百平方米增加至4万平方米左右,武汉高科医疗器械园始终发挥着同行共担的作用——企业面临资金压力,园区延缓租金支付,为其留足现金流;园区投入2000万元建设洁净车间“以租代投”供企业租用,解决研发生产空间需求;双方合资1亿元成立湖北省创新转化医学研究院,加快推进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平台建设。

田骏介绍,“2024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园区企业创新产品、创新项目中,近八成都是医工融合项目。”

从收租金到投资金,从给空间到给政策,武汉高科医疗器械园的系列举措不仅让奥绿新扎根于此,也培育并吸引了众多医疗器械企业在此落户。

奥绿新的平台优势吸引全国医疗器械研发企业、专家前来合作创新。

这里既有迈瑞、联影、华大制造、国药器械等龙头企业,也有中源协和、亚洲生物、艾米森、美益添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瞪羚企业”,覆盖医学影像、诊断试剂、细胞治疗、高端耗材、激光医疗等多个领域。

如今,武汉高科医疗器械园又有了角色:产业链与科创链的“联络员”。田骏的目标是“培育并吸引全球优质医疗器械企业汇聚于此,带动产业生态转型升级。”

上个月,湖北省首个医疗综合体——光谷医疗服务综合体落户园区,提供检测、体检诊疗、消费级诊疗、特色诊疗、阅读休闲、住宿等服务,将吸引超30家高端医疗服务项目入驻,产业园正在延伸成为“消费园”“服务园”。

去年底,光谷医疗器械创新服务中心在园区揭牌,为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注册检验、临床研究、注册申报及量产服务的“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已签约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北京理工亘舒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十分看好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我们在全国对比过很多地方,这里提供的服务可以覆盖全产业链,减少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李昕宇 贺亮 通讯员王琼)

【编辑:王戎飞】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