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中法生态城恒大社区“绿洲树下议事会”。
武汉市委社会工作部 朱张桥
蔡甸区委社会工作部 李琼
【案例背景】
拓宽群众参与渠道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开展基层治理创新试点,关键在发挥群众主体地位,落脚点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蔡甸区坚持党建引领,以践行基层治理创新路径为导向,健全议事协商机制,拓宽群众参与渠道,不断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治理方法】
凝聚共治力量
激发基层活力
(一)组织引领,筑牢治理堡垒。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协商议事中的统筹引领作用。健全9个街道大工委,优化48个农村片区联合党委,落实58个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规范346个村(社区)党组织,组建442个塆组(小区)党支部,选优配强1174名村民小组(楼栋)党小组长,推选3162名党员中心户(邻里长),构建街道—村(社区)—塆组(小区)—党员中心户(邻里长)的组织和工作架构,着力织密织牢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至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为开展议事协商夯实组织基础。
(二)制定规则,规范治理机制。严格议事协商流程,构建“收集问题、拟定议题、民主协商、公开公示”的闭环体系。
“收”民意,多渠道暖民心。通过“上门访”“请来聊”等方式,有效收集群众家长里短、大事小情。
“定”议题,多层次显民主。村(社区)党组织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严格甄别,分类梳理,及时走访调查,确定需要协商的议题,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公示议事内容、时间、地点等。
“促”协商,全方位凝共识。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矛盾纠纷处理等议题,组织群众等议事主体充分发表意见建议,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表决形成协商结果。
“搭”平台,全过程促公开。通过电话、微信群、公告栏等渠道进行公开,让各利益相关主体清楚知晓决议结果,并定期公示事项办理情况,确保公平公正。
(三)多方参与,凝聚共治力量。坚持以群众为议事协商主体,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汇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
凝聚居民群众民智民心。村(社区)党组织组织群众民主推选品德素质好、群众认可高、自愿有激情、议事能力强的乡贤、党员中心户、村(居)民代表等担任“轮值主席”,根据议题收集情况,主持召开议事协商会,动员群众主动发声,让群众的事群众商量着办。
激发共建单位同建同享。动员街道大工委、农村片区联合党委、社区大党委等成员单位参与,发挥职能优势,为议事协商提供专业意见和政策支撑,推动议事协商便民为民利民。
引导社会力量共商共治。协调整合辖区物业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专业社工机构等各方力量,落实“三方联动”“五社联动”,壮大“议事协商”群体,聚焦具体问题,集思广益,强化智力支持,力求“议”得实、“商”得好。
(四)完善阵地,激发基层活力。搭建覆盖片区—村(社区)—塆组(小区)的多级党群服务阵地网络,让议事协商有平台。
聚焦村(社区)。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对30余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注重亲民化改造,完善功能设置,突出开放便民,让群众爱来想来常来。
聚焦塆组(小区)。做好36个塆组(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幸福食堂、乡村振兴服务站等阵地建管用工作,推广“咵天亭”“荷里议事厅”“绿洲树下议事会”等议事平台,让群众就近就地就便开展议事协商,共谋身边小事实事。
聚焦片区。结合新兴领域全面摸排,广泛征求新就业群体意见建议,提档升级江城蜂巢、工会驿站、网约车司机之家等30余个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建好用好中核商圈、蔡经开制造业集聚区江城红领驿站,方便“两企三新”群体跨区域参与议事协商,融入基层治理。
(五)全程跟进,务求治理实效。健全完善议事内容办理和反馈体系,对议事结果实行“销号式”管理。
现场直办一批。对议定事项可以立即回复或办理的,及时快速办结,不让群众提出的问题“过夜”。
分工领办一批。对议定事项一时难以办结的,建立落实清单,村(社区)干部根据责任分工领办,明确办理期限、办理措施等内容,并主动与群众做好沟通解释。
上报转办一批。对于超出村(社区)职权范围的事项,第一时间上报街道乡(开发区);街道乡(开发区)解决不了的,协调相关部门处理,确保“件件有着落”。
【成效与启示】
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绘就幸福生活画卷
(一)奏响基层共治“大合唱”。议事协商机制尊重了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了群众主人翁精神,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收集“金点子”1167个,如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变学生就餐“午间驿站”、垃圾场变充电桩车棚、闲置空地变共享花园等,让群众从“当配角”转变为“唱主角”。
(二)谱写民生事业“新篇章”。通过议事协商,群众带头、各方力量参与,让地让利、投工投劳、捐款捐物,顺利推进口袋公园、幸福食堂、共享球场等195个小微景观、小微空间、小微设施建设,让群众自主投身家园建设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三)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职能部门资源服务平台进一步下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国家美丽乡村重点县试点区建设稳步推进,美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提升了幸福指数,让社会变得更好、让群众生活更幸福。
【运用推广】
健全议事协商机制
深化基层治理创新
蔡甸区以深化基层治理创新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由点及线、由线到面,打破地域、领域、条块、空间限制,通过资源要素互补,不断健全议事协商机制,逐步构建起群众自主管理、自发参与、自我约束的基层治理格局。全区已发动10.6万人次参与议事协商,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外卖员电动车停车蓄能、高层小区居民晾晒、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等问题849个,化解矛盾纠纷3526件,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