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更需培养孩子的软实力

明淑华在课堂上教学生们识字。

青山区钢都小学 明淑华

随着幼儿园三年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入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多元的学习生活天地——小学。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师、不同的学习节奏,作为家长既不能抱着佛性观念,也不能过于焦虑。针对家长关心的幼小衔接,我觉得应该在理解童心、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做好“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准备。

学习兴趣共捕捉

当AI时代滚滚而来,我们应该反思鸡娃的行为是否妥帖。算法或许能写出千万首诗,却永远无法理解“慈母手中线”的温度;机械臂或许能演奏完美乐章,却永远奏不出“此夜曲中闻折柳”的惆怅。所以,新时代幼小衔接的核心目标并非超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护孩子那颗敏感真挚的心,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聚焦于培养孩子独有的能力。

创设多元成长环境:在家里设置一个小小的“探索角”,摆放各类有趣的物品,如地球仪、拼图、绘本等。通过这样多样化的环境,孩子能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兴趣。

细察日常行为表现: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孩子们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更精彩。走近孩子就是为了理解孩子,助力孩子成长。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并且经常创作一些独特的形象,那他们可能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绘画工具,带孩子去看画展,鼓励孩子参加绘画比赛。

积极鼓励新尝试:生活多姿多彩,只要你留意,手工制作、户外观察、简单的科学小实验等都是他们展示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挑战自我,发现新的乐趣。积极与孩子交流互动,倾听他们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和感受,当孩子表达出对某件事情的喜爱时,给予肯定和支持,并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索。

请相信,那些曾被视作无用的热爱,终将在未来长成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

学习习惯渐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激发孩子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在幼小衔接的特殊转折期,我们更需要培养孩子的软实力。

时间管理早启蒙:时间管理,是幼小衔接中的一大挑战,也是孩子一生受益的财富。青山区钢都小学每年都会针对一年级的新生进行日常时间管理训练。首先我们会让学生感知时间,通过“我们的一天”时间册,引导学生了解在校的学习生活。阳光大课间开展的“一分钟有多长”“我与时间赛跑”等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一分钟能跳绳多少个、拍球多少个、跑多远,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时间的长短。

其次就是教孩子绘制时间表,让孩子更好地利用时间。亲子共创“时间饼”,让孩子主导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用图画代替文字,如太阳表示早晨,月亮表示晚上,留出20%空白时段允许自由支配。这里特别强调有两个时间点一定要引起重视:一是早上时间比较紧,怎么样合理安排,上学才不会迟到?二是晚上的时间应该如何来安排?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时间的小主人,同步调整家庭作息节奏,在情感支持中增强孩子的入学期待与安全感,让孩子直观体验到时间规划更有计划性、更有目的性,同时也提高做事的效率。

规则意识需重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意识是孩子学习路上的坚实基石。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这里推荐阅读《大卫,不可以》《11只猫》《夜猫军团》《红绿灯眨眼睛》《校有校规》等书籍,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到他人,遵守规则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

学习能力潜赋能

研究显示,过早接受学术训练的儿童在小学三年级后,学业优势逐渐消失,且创造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显著低于未超前学习者。相较于提前填鸭式的幼小衔接,以下几件事情要引起重视:

阅读启智拓视野: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所以青山区钢都小学每年都会安排不同主题的读书节,比如,“Book思议的朋友”书本封面设计大赛、“阅读阅有味”“阅读最美的坚持”……通过听、说、读、演、绘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爱阅读,会阅读。

学校阅读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系统性,然而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更是从家庭开始的。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然后再进阶到孩子尝试读、放手自主读。家长要注意固定亲子阅读时间,比如晚上睡前半小时,多通过互动和趣味性小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

思维潜能巧开发:未来社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突破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真正的教育突围,不是让孩子在题海中筑起脆弱的防护林,而是教会孩子在信息的海洋里驾驭思维之舟,学会创新和想象。比如,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可能是枯燥的,父母可以巧妙地将这些知识放在富有趣味的生活环境中。如,带着孩子去逛超市,认识商品价格,感受500克米的重量,尝试10元购物;做饭时测量水量,体验不同的水量带来的蒸饭效果……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人物简介

明淑华,青山区钢都小学教导主任,湖北省小语协会会员。先后获得武汉市第四届“百优班主任”、武汉市第四届“十大魅力教师”、武汉市小语协会优秀会员、青山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青山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积极参与省、市课题研究,多次在市、区内上研讨课、展示课,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多篇案例、教学设计编入书籍。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