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江滩警务再升级!打造“景区式”守护

“注意脚下别打滑,家长看好娃!”4月13日,雨后天晴,许多市民趁着周末来到青山江滩散步纳凉。江堤小路上,青山公安第三警务综合服务站的民警正和江滩义警拿着喇叭提醒游客。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青山江滩日均客流量最高峰达到了2.5万人次。今年3月1日起,青山公安正式从水上公安接管青山江滩的治安管理工作。青山警方理顺属地管理模式,树牢“警力跟着人流走”理念,整合原水上公安力量成立第三警务综合服务站,针对性部署应对保障工作,为游客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让每一位游客安心游、放心玩。

警务前移 服务群众“更高效”

4月6日,市民吴女士(化名)在江滩游玩时不小心和孩子走散,正在巡逻的第三警务站民警接到求助后一边安慰吴女士不要着急,一边联动江滩义警队员线上调取视频、线下沿路寻找,仅用半小时就帮吴女士找回了孩子,母子团圆的一幕让现场游客感动不已。

这片景观带岸线长达30公里,是市民最爱的“网红打卡地”,也是青山区最靓的文旅招牌。随着江滩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踏青赏花的人流越来越多,给江滩及沿岸水域的治安管理带来不小挑战。

第三警务综合服务站统筹70多名江滩义警,配备救生装备,常态化开展联合巡逻、防溺水宣传、警情处置等各项工作。

“我们经常来江滩这边游玩,随时都能看到巡逻的民警,他们会提醒我们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市民李先生表示,民警巡逻的身影让他和朋友很有安全感。

联勤联动  警情处置“更顺畅”

4月10日下午1时45分,青山江滩义警严勤文巡逻时发现一名老人在取水泵站附近落水,立即向第三警务站求援。在附近巡逻的民警万强、辅警彭博迅速赶赴现场,和义警队员一同将老人救至岸边,并及时拨打120求助。

不久后,120急救车到达现场,检查确认老人体征平稳。老人坚持要自行回家,但因无法提供具体住址及家属信息,第三警务站民警随即联系红钢城街派出所协助调查,在派出所、社区、物业的多方努力下,民警最终确认了老人身份,联系到其儿子,并将老人平安送回家中。

为了提高反应速度,青山公安创新多警种联动机制,构建扁平指挥、智慧防控、巡处一体的动态巡防新模式——江滩发生警情,第三警务站先行到场处置,警力不足时由巡逻大队快反力量支援,后续侦办则就近交由红钢城街派出所跟进。多警种联动机制的推行,打破了过去警情管辖区划的壁垒,使警情处置更顺畅。

3月以来,江滩区域的110警情同比下降了45.9%,刑事、违法等警情更是实现了阶段性“零发生”。

智慧赋能 科技感“拉满了”

“妈妈快看,有机器狗!”最近来青山江滩的市民发现,除了帅气的警察叔叔,还多了“新面孔”——青山公安的智能警用机器狗正式上岗巡逻。

这些“赛博警犬”不仅能自主巡逻、语音提醒,还能加装辣椒喷雾、网枪等装备协助追逃。引入新型技术装备为巡逻防控提质增效也是重塑水域附近安防新格局的重要一环。

据青山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分局巡逻大队还引入了两台警用无人机进一步扩大巡控视野,通过构建“空地”一体化巡防体系,实现对溺水、走失、重大案事件及大型活动安保等场景的全天候防控处置。

3月25日上午,江滩巡防警力在开展无人机巡逻时发现罗家港排污口水位异常上涨,附近还有两名群众在钓鱼,情况十分危急。第三警务站立即协调泵站关闸,并将在危险区域垂钓的2名群众劝离,及时避免了一起涉水事故。据统计,新型技术装备投入运行以来,寻回走失群众5名,科技“战力”在江滩一线越来越亮眼。

近年来,青山江滩已然从城市公园转变为滨江景区,并成为众多文旅活动选址的热门地点。青山公安就已经主动扛起江滩大型活动安保责任,去年通过科学研判风险、精准制定方案,高质量完成东方腔调电音节、青山半程马拉松、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等5场大型活动安保任务,累计服务保障游客20余万人次。

今年随着春夏旅游旺季到来,青山公安继续坚持“警力跟着客流走、巡防随着警情变”,不断优化动态巡防新模式,在这个城市最美、最长的江岸线上守护每一位市民和游客的安心与欢喜。

(通讯员刘海龙 邵乐希)

【编辑:李沅昊】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