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沙姜怎么变成了海芋?!”日前,广东梅州的花友江顺在武汉“绿小武”平台通过“问专家”功能,求解家中沙姜盆栽“出走”之谜。
两年前,江先生种下这盆沙姜后,一直长势喜人,年年开花结果。今年,江先生发现它越来越不对劲,低矮的株体变得又高又壮,白色小花也“失踪”了。看着一手养大的植物越来越“不像话”,他哭笑不得:“这是沙姜变异了吗?”
带着疑问,江先生在微信搜索关键词“植物医生”,根据推荐进入了武汉“绿小武”小程序,通过“问专家”功能向值班专家咨询。
广东花友江顺上传的“问诊图”。
沙姜“出走真相”:种子或泥土混杂致误种
武汉市月湖风景管理处副主任石志伟接诊后,仔细观察了江先生上传的7张各个角度照片,得出结论——这是天南星科植物海芋,并不是沙姜。沙姜是姜科山奈属植物,植株低矮,叶小且贴地生长,在秋季会开出白色穗状花序。海芋则如图中所呈现的一样,植株高大直立,叶片巨大如伞。
他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播种时沙姜种子中混有海芋种子,或是种植沙姜的土里混有海芋的种子。需要注意的是,海芋全株有毒,地下根茎尤甚,即使盆栽中还长有沙姜,也不建议再食用。若想保留,可将其置于室外作为观叶植物,养护时应戴好手套,避免接触其汁液。
此类植物有毒!日常观赏应“动眼不动手”
说起海芋,大家可能感到很陌生。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朴介绍,海芋就是俗称的滴水观音,除了颇具观赏价值外,它的大叶片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碳、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能减轻噪声,调节空气湿度,有效清新室内空气,常被用作室内装饰绿植。
“需要注意的是,海芋等天南星科的植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王朴举例称,我们常见的水仙花、含羞草、风信子、马蹄莲、铁线莲等,都是此类植物。它们的汁液中含有大量草酸钙、氢氰酸及生物碱等物质,如果不小心误食,会导致舌头麻痹、咽喉不适,严重的可导致心脏麻痹、神经系统中毒。即使只是沾到皮肤,也会引起瘙痒、红疹等症状。另外,如果叶子吸收了太多“毒气”,那么它滴下的水都是有毒的。
因此,王朴建议,市民花友不要将此类植物放在卧室,养护时应戴手套做好防护,尤其是要避免接触其汁液。日常观赏只可远观,切勿随意动手触摸,以免出现身体不适。
扫码进入“绿小武”,一起涨“植”识。
(文/胡维佳 李虹)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