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2日讯(记者郝天娇 通讯员魏涵玉)“老旧小区改造好,小区居民拍手笑!如今房屋穿新衣,道路平整了,孩子有地儿玩,我们老人也能在凉棚下聊天咯!”4月12日,青山区钢都花园街道绿景苑小区居民施平站在紫藤缠绕的长廊前,给记者念起自编的顺口溜。记者得知,这个建成20余年的老旧社区,通过“长廊议事”发动居民共谋共建,从“三无三乱”的脏乱差角落蝶变为居民口中的“新楼盘”。
美丽的30米紫藤长廊。受访者供图
很难想象,眼前古色古香的社区长廊曾是几排斑驳的石柱架子、藤蔓杂乱缠绕。
“柱子掉皮得刷漆”“健身器材要翻新”……2023年7月,老旧小区改造启动后,在多次小区走访调研中,绿景苑社区书记余锋将居民的意见一条条记录下来,社区党委将长廊定为“议事主阵地”后,余锋带着党员、业委会成员和工程师、消防员等人组成的“智囊团”,仅用3个月便将长廊翻新。30米木色廊道爬满紫藤,古色古香的木椅旁,每周都有居民在这里围绕老旧小区怎么改、改什么、谁来改等问题进行“长廊议事”。
2023年9月的一场火情让整改按下“加速键”。火灾次日清晨,社区书记立即组织召开议事会,长廊里居民你一言我一语,有过工程管理经验业委会胡主任提出花坛内移方案,不到一周,道路便完成施工,拓宽了消防通道。
“社区联合共建单位消防队在社区开展实战演习,手把手教我们用灭火器。”居民夏先生说。自那以后,一支由居民自发组成的“平安福”巡逻队每日三班巡查,飞线充电、杂物堵道等问题随见随清。
绿景苑小区古色古香的30米议事长廊。受访者供图
自从有了“长廊议事”,小区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改造。业委会成员胡胜利在议事时提出:“长廊附近的健身区有安全隐患,健身器材过了保质期,地上也没有塑胶保护!”社区立即联动施工方召开“三方联动会议”,邀请居民参与议事、参与设计。
如今,儿童滑梯、健身器材在长廊旁落地,成了老少皆宜的“打卡点”。“咱们自己画的图纸变成现实,比住新小区还舒坦!”彭师傅摸着崭新的器材笑道。
改造后的健身区。受访者供图
“长廊从乘凉地变成议事厅,关键是让居民从‘看热闹’变‘唱主角’。”余锋介绍,“长廊议事”已解决停车位不足、外墙脱落等20余项难题,新增充电桩、晾晒杆等便民设施50余处。
如今的长廊清晨飘着茶香,老人们围坐议家常,傍晚荡起笑声,孩子们追逐嬉戏。而关于如何让小区更美的讨论,仍在紫藤花下继续。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