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江汉区民权街道打铜社区联合武汉弘毅社工,在打铜社区会议室开展亲民化改造“同心议事会”,40余名居民代表深度参与此次协商议事。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居民共商、共议,打造兼具功能性与人文温度的社区空间。发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从“办事窗口”向“亲民驿站”顺利转型。
社区以空间改造为切入点,探索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型。专业社工与志愿者协助社区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焦点小组等方式,系统梳理居民需求,并运用专业方法将237条建议分类整合为“适老化改造”“儿童友好空间”“退役军人服务”等模块,为后续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社区负责人介绍道:“过去党群服务中心给人的感觉有些距离感,现在我们要把它打造成居民常来坐坐、聊聊的暖心服务站。从80岁的老人到8岁的孩子,每个群体的需求我们都要考虑到。”
三家设计团队率先讲解设计方案,随后居民就每个方案的细节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具体改进建议。一些居民代表强调,社区的地面和楼梯设计要照顾老年人需求,要留以足够空间保障社区办公与居民活动的开展;要使用环保安全材料等。
为让改造方案更贴合居民需求,现场居民分成四个小组,围绕设计方案展开深度讨论。社工与志愿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老年居民理解、设计方案,居民们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与社区实际,踊跃发表看法。志愿者认真聆听,将有价值的建议逐一记录,社工运用专业分析工具,帮助居民将零散想法转化为可落地的改造建议。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发言,阐述小组讨论成果,对设计方案的优点予以肯定,对不足之处提出具体改进方向。最后,现场进入点赞环节,居民们怀着对社区未来的美好期待,就心中最契合需求的设计方案点赞。
这种“专业社工+志愿者+居民”的协同模式,不仅让改造方案精准对接全龄需求,更培育了社区自治的内生力量。随着专业社工对社区自治意识的持续激活,志愿者队伍新生力量的不断注入,居民将逐步成长为社区治理的“主力军”,自发维护改造成果。未来,社区将持续探索这种协同治理模式,在推动物理空间焕新的同时,促进一个充满生命力、凝聚力的共同体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