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0日讯(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姜文嘉)4月10日,记者从省属国有企业、金融企业“零碳国企”行动会上获悉,华中首条新能源示范线——汉十高速新能源示范线将于年内实现“光储充换氢”全覆盖。这意味着,这条全长4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加油站,还创新性地增设了充电桩、换电站、加气站和加氢站,为各类新能源车辆提供全方位的能源补给,让车主告别续航焦虑。
服务区的充电站顶棚,装有光伏板。湖北交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汉十高速全长434公里,是“汉孝随襄十”汽车产业走廊的主动脉,其沿线服务区的屋顶现已安装总装机1.16MW的光伏板,相当于为每个服务区配备了一个“调峰电厂”或巨型“充电宝”。湖北交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汪妤介绍,这些蓝色光伏板与储能电池、充电桩共同构成了“光储充”智慧能源组合,通过AI智能平台实现充电需求的自主调节,以满足不同时段和节假日的充电需求。预计到年底,全路段的绿色电力消纳率将达到85%。
值得一提的是,沿线充电站采用了行业领先的全液冷超充技术,充电桩最大功率达到600千瓦,实现了“1秒1公里”的极速充电速度,仅需充电5分钟,车辆就能行驶300公里。
电动汽车充电站。湖北交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针对重型卡车的新能源需求,汉十高速沿线已建成2座加氢站,服务于随州至武汉的氢能重卡示范圈。在孝感、钟祥服务区的加氢站,氢能重卡正在享受“液态阳光”的补给。
此外,汉十高速还被誉为湖北省首条“电动重卡充电走廊”,沿线每隔100~150公里就有一座商用车超充站,确保重型卡车无忧行驶。
汪妤透露,下一步,这些新能源应用场景将拓展至汉宜、武黄高速,构建全省氢能走廊;同时,探索“车—桩—网”协同互动,推动电动汽车作为“充电宝”反向补充电网(V2G)技术的落地,为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建设提供范本。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