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曾维明
清明假期,恩施各地迎来赏春出游热潮,户外徒步、踏青赏花、亲子研学、民俗体验等备受青睐。文旅主管部门、市场主体丰富产品供给,强化服务保障,加大宣传力度,文旅市场供需两旺,春日文旅消费展现新动能。
科技赋能 活动助力
文旅市场消费旺盛
如何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我州多个景区运用科技赋能,丰富旅游体验。
利川腾龙洞景区开启“科技赋能文旅”主题活动——“科技探秘,畅游腾龙洞!邂逅AI机器人奇幻之旅”,引入智能机器人、机器狗及AI互动技术,将科技元素融入自然景观,开创“科技+文旅”新模式。
全省首个公众号智能客服“仙仙”在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上线后,24小时智慧伴游,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
恩施大峡谷女儿寨度假酒店启动“云端揽客”计划,通过抖音平台开启全景式文旅直播,带领观众“云游”土家拦门酒、摆手舞表演、篝火晚会等民俗场景,同步呈现“女儿会”主题客房、土家腊肉宴等,推介“外骨骼机器人助行”等智慧旅游项目。
利川市在共享单车程序中植入文旅广告,市民和游客使用共享单车程序时,即可看到利川各大景区的精美图片、简要介绍及特色活动信息,激发游客游览景区的兴趣。
清明假期,我州各县市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丰富市民、游客出游体验。
恩施大峡谷景区开展核心景点“花神打卡”活动,丰富游客体验。
恩施市三岔镇精心组织清明踏青活动,将青团制作、匠心陶艺、品茶制茶等融合在一起,吸引众多游客带着小朋友参加。
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举办“春日有梨 花映黄坪”主题活动,将古法匠染、国风游园、投壶射礼、蹴鞠竞技等结合在一起,单日接待赏花游客超4000人次。
宣恩彭家寨景区让广大游客“穿一次土家衣”“感受一次土家迎客习俗”“喝一碗拦门酒”“唱一首土家歌”“看一场土家非遗演出”“感受一次土家恋爱”“看一场《土家女儿会》”“体验一场土家民俗文化盛宴”,共赏田园盛景、共品人文韵味、共探民族文化之美。
巴东巫峡口景区举办“春风舞纸鸢 巫峡映云天”春日限定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中。
缅怀先烈 汲取力量
红色之旅成色十足
清明假期,走进红色景区及革命遗址遗迹缅怀先烈,成为不少家庭和青少年群体的新风尚。
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咸丰县罾沟村以独特的红色资源吸引八方来客,触摸红色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恩施部分中小学生组织开展2025年清明远足活动,恩施高中3000名师生齐聚恩施烈士陵园,激情诵读《何功伟家书》,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建始县组织县直单位干部职工和志愿者到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烈士精神,走好新时代劳模路”清明祭扫活动。
咸丰县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忠堡大捷烈士纪念园开展祭扫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恩施州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的系列精品大展,让看文博、赏美展成为假期出游新潮流。
恩施州博物馆开展的“博学雅识——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清明节主题社教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带着小朋友走进博物馆参观学习,缅怀先烈;与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携手举办“洗尽铅华是最美——六朝青瓷精品展”,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六朝青瓷之美,让历史的回响激荡出新时代的文化共鸣。
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免费对外开放。施州古城美术馆举办全州美术书法培训成果展,展示了书法美术参训学员的最高水平,献上了丰盛的艺术“大餐”。
热度走高 效益明显
全新玩法广受追捧
清明假期,恩施州推出“悦见春日·悦享恩施”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旅游攻略和赏花指南,点击量超200万次,登上同城热搜。
恩施大峡谷等景区进入春游旺季,入境团、春游大团、自驾游大军纷至沓来,单日接待量突破万人。
利川市推出“白泥塘梅园”“磁洞沟油菜花”“合力村雪柳花”“汪营梨花岛”等4条最美赏花线路,以花为媒持续激发假期文旅消费活力。
来凤县三胡乡杨梅古寨景区心形桃花岛上,粉红色的花海与心形岛屿相映成趣,泛舟湖上、野餐露营、拍照打卡,浪漫指数爆表。
恩施州8县市推出10条茶山线路,吸引游客踏青觅茶香,体验采茶乐趣。同时,以城市微度假、沉浸式剧目体验为代表的旅游新玩法受到游客喜爱。
恩施城区施州大桥清江两岸樱花盛开,吸引游客前来散步、游玩、观赏、拍照,被游客称为恩施最美跑步路线。
利川街区融入龙船调、利川灯歌、肉连响等非遗项目,打造夜间非遗剧场,丰富夜游产品,点燃了春日“烟火气”。
作为“2024年度荆楚十佳城市客厅”的宣恩仙山贡水,游客不仅可以游览观赏文澜桥、墨达楼、音乐喷泉等景点,还能体验宣恩贡秀、文澜坝坝茶、川剧喷火变脸等娱乐项目。
恩施州文化中心景区的民族歌舞大秀《西兰卡普》、利川腾龙洞景区的《夷水丽川》、巴东寇准文化公园的《千年巴东一夜回》等歌舞表演,持续为旅游增添动能。
此外,借“春日经济”热度,我州各地举办丝弦锣鼓、摆手舞等非遗展演文旅活动,为恩施文旅市场带来更多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