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2024年度最受市民喜爱的阅读空间”“2024年度全民阅读优秀案例”名单正式揭晓。从公共图书馆到实体书店、公益阅读站,备受市民喜爱的阅读空间遍布全城;从丰富的阅读内容供给、多样的阅读品牌培育到创新的数字化服务、高人气的阅读推广“十进”活动等等,全民阅读在书香武汉蔚然成风。
近年来,武汉市着力打造“书香武汉”品牌,全民阅读品质化、普惠化水平持续提升,67座城市书房点缀街巷,1967个农家书屋生根田野,一场场阅读活动丰富多彩,城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聚精会神、静心阅读的身影。此次推选,经由市民评审员评审与专家评审两轮严格把关,最终脱颖而出10个“最受市民喜爱的阅读空间”和10个“2024年度全民阅读优秀案例”。
特色阅读空间就在市民身边
武汉经开区图书馆北馆。曾熙来 摄
得一寸天地,享一缕书香。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公布的10家“最受市民喜爱的阅读空间”,既有武汉经开区图书馆北馆这类公共图书馆,又有湖北经心书院等公益阅读站,还有蔡甸区新华书店(知音书房)等经营性实体书店,业态丰富多元。
自2021年武汉市正式启动“城市书房”建设,积极构建“12分钟文化圈”,“小而美”的城市书房陆续诞生,走到市民身边。坐落于两江四岸交汇点、龟山之巅的楚才韬奋书院,素有“武汉最美观景书房”之称。书房之外,是武汉绝美的城市风光,读者可与黄鹤楼、龟山电视塔、武汉长江大桥等江城地标“同框”,书房内巧妙地将这份江城韵味融入其中。
楚才韬奋书院。书院供图
依托“知音文化”内核,蔡甸区新华书店(知音书房)联合区图书馆创新打造全国首个“新华书店+知音书房”这一现象级城市文化空间,实现了从传统售书场所向城市文化会客厅的转型。
午后的阳光照进黄鹤楼脚下巷弄深处的空悠悠书局,市民林晓正带着女儿共度亲子阅读好时光,“书店离家很近,带孩子来看书,是为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汤逊湖畔,江夏中央大公园内的聚贤书局,读者静坐其中,品味浓郁的书香和大自然的气息。聚贤书局创始人王婷介绍,书局采用“城市书房+人才会客+文化沙龙”的方式,全年服务读者上万人次。
聚贤书局。曾熙来 摄
江滩、湖畔、商圈一角、田野乡村,越来越多宁静雅致的阅读空间涌现,不经意地就让爱书的人们推门而入,驻足静读。长墩堤社区养娃有方·城市家庭书房以学习能力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心理服务支持三大板块为核心内容,将阅读融入社区日常。尚佳城市书房辐射所在园区企业和周边中小学读者,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上海三联·READWAY武汉店,读者李女士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书:“各具特色的图书馆、城市书房、实体书店阅读小站就在身边,武汉爱书人的去处真多。”
创新破圈让阅读“可感可触”
“毛毛虫阅读”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彭志辉进社区分享阅读故事。曾熙来 摄
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离不开形式与内容的持续创新。此次公布的10个“全民阅读优秀案例”细分为阅读供给类、阅读品牌培育类、数字化服务类、阅读“十进”类四大类别,既有政府主导的品牌项目,也有社会力量的创意实践。青山区图书馆“馆店融合”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阅读场所的边界;“作家进校园名师读名篇”让青少年在优质阅读资源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毛毛虫阅读小站”的书香满园志愿服务,为全民阅读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公益色彩。
将城市文脉融入交通动脉,武汉地铁集团提出“以城为书”概念,推出将全民阅读推广与城市文化融合的“地铁读城·阅见武汉”活动,引导市民通过地铁出行探寻大武汉的文化、旅游、美食、创新等城市元素,连续三届活动线下动员8万余人次参与。
一场春天的诗会启动了2025“木兰读书季”的新篇章。黄陂区的特色读书品牌“木兰读书季”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每年采取“1+N+N”的形式,即举办一个主场活动,开展一批特色读书活动,配套N个预热宣传活动,不断推动全民阅读在黄陂的群众知晓率、参与度。
武汉市育才小学的学生在校图书馆阅读。曾熙来 摄
数字化与跨界融合成为新趋势。武汉市育才小学用数字赋能,实时追踪学校智能设备的借阅数据,每学期发布年级阅读十强榜单,年度师生热门书单。同时通过乐学通智慧校园平台,建构了“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情志”三维评价模型,为学生生成个性化的阅读画像,让阅读在育才的校园里自然发生。
此外,光谷书房推出“阅向未来”系列公益阅读活动,迄今已举办数百场,覆盖光谷全年龄段读者,参与者数万。洪山区“倍阅”高校大学生红色共读、新洲区章林小学“好书有约 师生共读”、武汉市委党校“阅读新时代 书香润征程”等优秀案例,为武汉市全民阅读事业的深入开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发挥强大的引领示范效应。
(文:叶飞艳 长图制作:张莉)
【编辑:符樱】
资源加载较慢,请等待或 刷新 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