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草木蔓发,正是遛娃踏青好时节。清明小长假期间,武汉市民何然通过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主导开发的“绿小武”小程序,为8岁的儿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科普课。
“妈妈,这是什么草?长得肉乎乎的真可爱。”4月5日,在武汉黄陂区郊野露营时,何然8岁的儿子周逸诚指着花坛中青翠饱满的“小草”疑惑地问。何然注意到,这种植物近几年在市内绿化带很常见,便拍照上传至自己常用的植物养护助手——“绿小武”,向专家咨询。
“绿小武”用户(185****723)何然拍摄的佛甲草。
当日值班专家、武汉市林业工作站高级工程师陈君“接诊”后,不到半小时就给出了答案:佛甲草。陈君回复解释:“佛甲草是一种多肉,属于景天科景天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春天开花,夏季结果,耐寒耐旱,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强,是一种很好的地被植物,相当于植物界的‘小强’。因此它常常被栽植于花坛、护坡及草地,一年四季都可见。”
专家的回复激起了周逸诚的好奇心,他接过妈妈的手机拍下花丛中一株特别的“小菊花”,再次向陈君追问:“阿姨,这是菊花吗?它生长在什么季节,能再多讲讲吗?我想写进日记作业里。”
周逸诚拍摄的蒲公英花朵。
收到消息,陈君感到很意外:“我还是第一次在‘绿小武’上收到孩子的提问。”对此,陈君编辑了一篇200字的生动“小作文”分享给这位“小花友”:同学你好!这并不是菊花,而是蒲公英形成绒球前开的花。菊花和蒲公英是菊科“亲戚”,但一个是菊属,另一个是蒲公英属,并不相同。在武汉,蒲公英一般4月开花,花朵逐渐凋谢后,中心花蕊慢慢形成绒球,种子在绒毛“降落伞”的带领下随风飘散,在适宜的土地上“安家”,继续生长。蒲公英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可以当蔬菜吃,也可清热解毒入药,但最好不要随意采摘,例如公园、绿化带等地因养护需要难免播撒农药,我们静静观赏就好啦。
“成熟”的蒲公英绒球。
何然说,“绿小武”小程序已经长期位列她的微信常用小程序,此前她已经请教过月季、绣球换盆技巧及蝴蝶兰养护等问题,每次都能收到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假期踏青途中偶遇植物问题,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绿小武”,便首次向专家咨询植物“识别”。她说:“相较于当下热门的AI识别软件,‘绿小武’是真人专家‘接诊答疑’,内容更精准权威,对建立小孩子的认知体系非常重要,是值得家庭常备的亲子科普好帮手!”
(文/胡维佳 李虹)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