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把电商经济作为激活市场、撬动消费的“关键变量”,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2024年,全市网络零售额增长12.5%,居全省第三位,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6%,居全省第五位……古老而又朝气蓬勃的菏泽,正以数字经济为画笔,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近日,全省农村电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推进会在曹县召开,来自省直部门、各市代表及电商龙头企业负责人,深入曹县电商核心区调研,探寻以数字密码解锁乡村振兴的方案。
从“草根经济”到“国潮标杆”
与会人员走进曹县大集镇孙庄村电商服务大楼,琳琅满目的汉服如云霞绽放,四层教育区的直播培训声此起彼伏。这个投资900万元建成的产业枢纽,记录着一个传统农业县的逆袭之路:作为山东省唯一入选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的曹县,在“抖音电商金产地计划——马面裙”活动中,114家汉服店铺20天创下1200万元销售额,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深度融合。
曹县电商经济的崛起,始于一场“草根逆袭”。2009年,大集镇农民任庆生夫妇的淘宝店铺卖出第一单影楼服饰,这声“叮咚”的消息提示音,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曹县电商的燎原之势。历经15年发展,如今的曹县已拥有21个“淘宝镇”和181个“淘宝村”,实现镇域全覆盖;汉服企业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原创设计占比超90%。2024年网络零售额突破87.5亿元,点亮了全国首个“中国原创汉服生产之都” 的金字招牌。曹县人用敢闯敢试的精神,完成了从传统商贸到数字经济的华丽转身。
“我们通过‘设计+培训+直播’三链融合,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爱云仓汉服基地负责人向与会人员介绍,这个总投资5.3亿元的产业平台,已培育出300余名直播运营人才,年交易额突破15亿元,获评“山东省青春社区”示范项目。如今,爱云仓汉服基地的设计师与主播昼夜接力,将投资转化为经济效益,成为全国汉服展销的“风向标”。
四阶蜕变的化蝶之旅
在e裳小镇数字经济产业园,京东云的技术团队正在调试产业大数据平台。“这个系统能预判未来三个月的流行趋势。”技术人员介绍,数字化赋能让传统产业有了“智慧大脑”。
曹县电商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跨越了“四座大山”,方才化茧成蝶。
上世纪90年代的家庭作坊时代(电商1.0),村民还只能肩挑背扛地去推销影楼布景。而到了2009年,电脑的“叮咚”声,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村民看到了电商的潜力。
前店后厂模式(电商2.0),爱云仓汉服基地全国首台海尔“卡奥斯”数字化柔性生产线投入运营,生产效率提升了50%。政府通过光纤改造、物流入驻、园区建设等举措,推动“网店+工厂”集群发展。
特色小镇战略(电商3.0),e裳小镇数字经济产业园AI设计企业随机种子正借助算法生成精美的汉服纹样。政府成立电商服务中心,规划建设16个电商产业园,构建“线上+线下”双轨服务体系。2024年“曹县汉服”App正式上架,整合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
数智融合时代(电商4.0),曹县与京东、抖音等平台深度合作,实现直播数据实时排产,跨境电商业务突破12.5万标箱。
物流动脉激活乡村“数字心跳”
曹县公共物流服务中心内,智能分拣线如琴弦般跃动。日均75万件的物流吞吐量中,30%是芦笋、粉条等农副产品“触网”出村的成果。极兔、中通、韵达的传送带昼夜不息,支撑起“快递进村”95%的上门取件率,破解“最后一公里”梗阻。2024年六一期间单日发件量突破100万件,印证了乡村物流的爆发力。
“我们正在构建‘1+3+N’物流体系。”曹县公共物流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5月1日前将开通徐州、郑州、济宁分拨路线,年内新增广西专线,实现“今发明达”,让我市特色产品更快走向全国。
2024年,我市网络零售额突破307.3亿元,其中农村电商交易额以199亿元稳居全省第三位。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汉服、农产品、鲜切花等特色产业“云端突围”的集体发力:京东、淘天等头部平台深度合作的战略红利持续释放,“抖音电商金产地计划”单场活动带动百万元级爆款诞生;而“快递进村”工程的全面落地,让辣椒、粉条等30余种农特产通过物流动脉走向全国,仅“沃!东明”“单养千秋” 等县域公共品牌便拉动12.7%的农村网络零售增长。
织就乡村振兴数字经纬
在政策创新领域,曹县推出的“汉服一件事”改革将企业办事环节从9项压缩至1项,专利申请周期缩短94%;物流体系方面,投资6000万元的电商物流中心日处理百万快件,实现“村村通快递”;文化融合层面,在黄河故道湿地风景区,游客身着曹县汉服沉浸式游园;在故宫、大唐不夜城等180家景区,曹县汉服体验店日均接待超2万人次。2024年,“着我华裳游齐鲁”活动签约40余家景区,文化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
曹县这种全链条生态构建催生出“四梁八柱”的产业格局:东部汉服产业集群带动30万人就业,北部工艺品、西部板材、东部宠物用品板块协同发展;智慧农业覆盖80%麦田,牡丹产业综合产值达130亿元;“党建+807”工程落地1319个产业项目,村集体收入年增3700万元。
站在新起点,曹县正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打造“中国北方电商中心城市”。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曹县模式”,我市正擘画更宏伟的蓝图。2025年,我市计划实施“六大工程”,培育优质电商企业,建设多功能产业园;推进“数商兴农”,打造农特产品品牌;发展直播电商新业态,深化校企合作;推动电商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畅通城乡流通;实施人才引育工程,推广“以赛代训”模式;提升电商生态,打造县域产业集聚区。
黄河故道的春潮拍打着千年堤岸。从家庭作坊到智能工厂,从田间地头到云上市场,我市正以电商为舟,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书写着菏泽的时代答卷。 记者 仝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