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5日讯(记者张衡)一家开在蔡甸偏远村湾长河村、由百年老宅改造的咖啡馆,自去年运营以来就成了村湾里的“会客厅”,清明假期一天卖出了200多杯咖啡。
百年老宅改造的咖啡馆。长江日报记者张衡 摄
4月5日上午9点半,距离邓家门32号艺术空间营业时间还有半小时,已有不少顾客找上门,从汉口自驾而来的蔡洁就是其中之一。在她看来,相比于城市咖啡馆的精致,这个乡村咖啡馆多了几分松弛、几分诗意、几分乡愁。
青砖、古瓦,雕花门窗、斑驳墙壁,记录着这间古宅百年的历史。一间偏房被改造成微型展览馆,木质的隔墙上悬挂着数张老宅改造前后的照片,木桌上摆放着古锁、梳妆盒等老物件。整个咖啡馆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蔡洁坐在庭院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与家人聊着天。
游客在邓家门32号艺术空间小憩。长江日报记者 张衡 摄
“我是在社交平台上刷到这个地方,就带家人过来放松体验一下,喝完咖啡,打完卡,我们计划去附近的香草花田景区。”蔡洁说。
顾客刘洋是索河当地人,在光谷工作,他常常向朋友们介绍家乡好、家乡美。这次清明假期,他主动邀请大家过来游玩,“大家喝喝咖啡,听听鸟鸣,在村湾里转转,主打一个随性”。
胡娟是这家咖啡馆的负责人,平时工作日她一个人打理门店。这次清明节假期,她邀请了一名咖啡师好友,并在村里招募了两人帮忙,“尽管我们有4个人,还是有些忙不过来,昨天一天就卖出了200多杯。每次节假日都这样”。
咖啡馆内的艺术小屋。长江日报记者 张衡 摄
小咖啡馆带来了客流、增加了人气,带动了长河村及附近村湾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索河街道长河村党支部书记吴梦波介绍,嵩阳大道索河段沿线已建有特色民宿十家,蔡甸区十大精品民宿有三家在邓家门32号附近。14栋闲置农房获得新生,节假日入住率超过八成。
“前段时间,还有一家车企在村里开展车友活动呢。”吴梦波说。
不少骑行客打卡邓家门32号艺术空间。长江日报记者 张衡 摄
当地也借此打造特色文化街区。
“我们以邓家门32号艺术空间为起点,引入了超3000万元社会资本投资,再对3栋百年老屋进行保护性改造。”索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街区计划今年6月试运营,游客可于百年雕花窗棂下品鉴咖啡,在星空烤吧体验田园野趣,咖啡这个“万物跨界”的好搭子,正不断与本土元素结合,碰撞出更多新场景。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