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日讯(记者刘克取 通讯员钟怡然)当孩子的涂鸦变成城市地标,当稚嫩的哼唱回荡在长江两岸,这就是儿童友好城市最生动的注脚。4月2日,武汉市面向全社会征集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曲及IP形象作品,入选方案将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千万市民共同的城市记忆。
该活动由市妇联、市发改委、市文联联合主办,武汉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武汉市儿童友好城市logo形象标识
“这次征集的不仅是歌曲,更是属于武汉孩子的童年背景音乐。”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参赛作品须为原创,紧扣“儿童友好城市”主题,融入武汉特色,用童声展现武汉与儿童双向奔赴的美好愿景。
创作者需提交词曲谱(JPG/PDF)、歌曲文件(MP3/WAV)及500字以内创作说明,重点阐释武汉元素与儿童视角的结合点。具体来说,歌词要求朗朗上口,富有童真童趣,可以融入“过早”“小伢”等武汉方言,兼具艺术性与传唱度。曲风可融合汉剧腔调、编钟韵律,亦可尝试说唱、童声合唱等创新形式,最终形成“3分钟城市童声档案”。
“我们期待既有‘黄鹤楼尖尖’的本地意象,又有‘校门口热干面’的生活温度。”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杜绝成人化口号,真正让儿童成为城市声音的主角。
IP形象征集则需包含三视图及应用场景设计,要求既能体现武汉城市的精神内核,又要符合儿童审美特征,易于辨识,可以融入黄鹤楼、樱花、长江等标志性元素,鼓励设计家庭化亲子IP形象组合。
记者了解到,参赛作品须提交AI/EPS/PSD等格式源文件及300dpi高清预览图,文件命名需注明“IP形象名称+作者+联系方式”。对于使用AI生成的设计,须在报名表设计类型一栏标明AI创作。
投稿通道现已全面开启,可扫描二维码或登录武汉市妇联官方微信公众号了解详细参赛细则,报名者须将报名材料文件统一打包压缩,以附件形式发送至主办方电子邮箱:3905432@qq.com,投稿截止时间为4月29日。
据悉,评选委员会由主办单位、专家、“小黄鹤观察团”儿童代表组成。由主办方对作品进行初步筛选和审核,邀请专家及“小黄鹤观察团”儿童代表对入围作品进行综合评议,评选确定最终结果。
武汉市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曲征集活动报名登记表↓
武汉市儿童友好城市主题IP形象征集活动报名登记表↓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