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也是多发期!湖北疾控提醒
湖北疾控 2025-04-02 17:31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按理说

人们的心情应该也会跟着愉悦起来

但事实并非如此

俗话说“菜花黄、疯子狂”

说的就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同样也是心理、精神疾病的多发期

“春天到了,我却很 “丧”

今天,我想告诉你,春天不必总是元气满满。

为什么春季易产生

精神心理或情绪问题?

跟哪些因素有关?

气象因素

一年四季之中,温度、气压、湿度等变化最为无常的就是春季。人体在应对外部变化时,身心调节机能会有一定滞后性,从而促使心理问题加剧、诱发精神疾病。

大脑因素

春季天气时常阴雨连绵,阴雨天气气压较低,易引起褪黑素(调节睡眠的激素)分泌减少,血清素(5-HT,影响情绪的神经递质)水平波动。这些激素分泌紊乱会导致机体代谢、神经功能失调,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

社交因素

春节期间人们经常走亲访友、合家欢聚,容易引起饮食无度、作息混乱的情况,对身心造成了一定影响。开工时,骤然从“过节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容易使人不适应,相应地伴随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如易怒、沮丧和抑郁等。

因此,在春季这个特殊时段,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容易被诱发或加重。此外,精神疾病患者擅自停药、减药或忘记服药,也会导致心理问题加剧或复发。

如果身边人情绪低落、焦躁,

我们该如何帮助缓解?

给予情感支持

倾听与陪伴:给予对方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能够倾诉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在对方倾诉时,保持专注,不打断、不急于给出建议,让其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表达关心与理解:用温暖、体贴的语言表达你对ta的关心,比如 “我很担心你,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我说”“我知道你现在可能很不好受,我会一直在你身边”。让对方知道你在乎ta的感受,理解ta所面临的困境。

给予肯定与鼓励:帮助ta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肯定ta的努力和付出。例如,“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要对自己太苛刻”“我相信你有能力克服这个困难”。通过积极地鼓励,激发其积极面对问题的动力。

提供实际帮助

帮助解决问题:如果对方的情绪低落、焦躁是由具体问题引起的,与ta一起分析问题,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但不要强行替ta做决定,让ta自己选择适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分担事务:如果对方因为生活或工作中的事务过多而感到压力大、情绪不好,可以适当地帮ta分担一些事务,让ta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整自己的情绪。

安排放松活动:根据对方的兴趣和喜好,为ta安排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比如一起去看一场电影、听一场音乐会、做一次按摩、进行一次户外活动等,帮助ta暂时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

营造良好环境

保持家庭和谐:在家庭中,尽量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稳定的氛围。家人之间要相互理解、包容,避免发生争吵和冲突,为情绪低落、焦躁的人创造一个安心的环境。

提供安静空间:如果对方需要独处来调整情绪,为ta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尊重ta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不要过度打扰,但也要保持适当的关注。

传递积极信息:在与对方交流时,尽量传递积极、正面的信息和情绪。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开心的经历或者一些正能量的故事,避免在ta面前抱怨、发牢骚或传播负面消息,以免加重ta的负面情绪。


(来源:湖北疾控)

【编辑:王戎飞】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