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监督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合肥纪委监委强化对派驻机构的指导,精准监督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减负”强服务
“这笔资金缓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为我们这样的中小微企业开辟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新路。”随着一笔资金的到账,3月27日,安徽先驱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束庆游终于放下心来。
今年初,该公司因业务需求,急需垫付资金,便向银行申请授信。由于该公司开设了公积金账户,并连续五年足额缴存,账户余额41万元,银行据此核定了400万元综合授信,其中200万元专项依托公积金信用贷发放,适时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
2024年,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积金信用贷”首批“政银企”合作银行集中签约,符合条件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企业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目前已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7家银行签约,共为105家企业发放公积金信用贷4.31亿元。
“从实际工作来看,企业缴存人数、缴存基数、连续缴存时间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连续足额缴纳公积金的企业一般经营状况良好,因此,可以将企业公积金缴存情况作为企业增信融资的评价标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洪梅表示,“公积金信用贷”是对企业融资增信的一种尝试性探索与创新,也可助力合肥信用体系建设。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在合肥工作的肖婷,曾在黑龙江缴纳公积金并购房。3月上旬,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咨询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能否按黑龙江所购房屋申请还贷提取。
“来了之后才知道,现在中心开通了‘跨省通办’业务,可以直接帮助我联系上黑龙江那边的公积金中心开具证明,不用我再跑一趟。”肖婷说。通过“跨省通办”平台发起相关明细申请,她很快便办理了手续,节省了往返黑龙江的时间和成本。
“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出台更多更好的住房公积金惠企利民政策。”洪梅表示,将加速推进“商转公”业务实施进程,推进灵活就业人员使用全国统一住房公积金缴存协议,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同时,不断完善异地业务协同办理机制,实现更多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持续推动服务优化,促进业务提档升级。
“增效”促发展
今年3月,合肥某小区电梯更新项目招标顺利完成评审。该项目通过引入“青天大模型”AI类人评审专家,实现效率与公正的双重突破,开创全国AI类人评审招标先河。
据了解,项目评标过程中,由“青天大模型”AI类人评审专家与5名专家共同组成“人机协同”评审组,首先由AI类人评审专家完成全流程评审,生成评分报告,随后经人工核验,5名专家全票采纳AI结论。
以“人工智能+”赋能,实现评标智能化升级。“AI引入应用后,速度更快的同时,更能保障公正性,规避了评标委员会的偏好偏差。”作为首批应用的企业方,安徽中技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陈志刚说。
为进一步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的要求,更好助力企业发展,合肥市减免政府性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全面推广电子保函(保险),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去年5月,上线了全市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电子保函平台,为企业提供投标、履约、质量、预付款、农民工工资五大类保函‘一站式’在线办理服务。”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展研究室副主任侯晓丽介绍,2024年共免收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470亿元,电子保函担保金额17.52亿元。
“近年来,我们通过全覆盖走访调研、融入式驻点办公、常态化专题会商等方式,结合相关专项整治,督促驻在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规范用权,推动各项惠民利企举措落地见效,促进党员干部作风向上向好。”合肥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三级主任科员胡鸿进表示,下一步纪检监察组将持续聚焦为民为企服务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压紧压实驻在单位主体责任,深化改作风、提质效、优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许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