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讯(文/刘靖诗)4 月 1 日上午,常德市吴俊箐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的线下研修活动于常德市第七中学圆满举行。此次活动聚焦 “巧用故事教学,焕发课堂活力” 主题,借助专题讲座、名师示范课以及互动研讨等多元形式,全力助推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迈向新高度。工作室的 22 名成员汇聚一堂,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共同研习、探讨,携手书写思政教育的崭新篇章。
交流启航,促进深度融合
活动开场,工作室主持人吴俊箐老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标、流程以及规则。她着重指出,工作室致力于搭建起高效的交流平台,推动思政课教师实现协同共进。吴老师殷切期望成员们能够借助此次活动,加深对思政教育的认知,凝聚教学共识。紧接着,22 名成员依次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现场轻松愉悦的氛围迅速消融了彼此间的陌生感,为后续深入的研讨交流筑牢了根基。
情怀驱动,共话专业成长
在专题讲座环节,工作室名师团队成员、津市德雅中学的赵锋老师,以《情怀驱动下的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为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的从教经历,深入阐释了思政教师如何将教育情怀转化为教学动力,在日常教学中切实履行育人使命。赵老师提出 “情怀是思政课的底色,专业是思政课的底气” 这一深刻观点,激励广大教师坚守教育初心,深耕思政课堂,逐步实现从 “经验型” 向 “研究型” 教师的华丽转身。其深入浅出的分享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反响,引发了大家对思政教育的深入思考。
示范课堂,尽显教学风采
随后,工作室名师团队成员、常德市第五中学的冯玉萍老师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七年级下册《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示范课。冯老师巧妙运用生动鲜活的故事案例与互动性极强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整堂课既有坚实的理论深度,又紧密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充分彰显了思政课独特的感染力与实效性,为在场教师呈现了一堂生动的教学范例。
教学研讨,助力素养提升
示范课结束后,工作室成员围绕故事教学法在课堂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该方法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展开了热烈的研讨。老师们踊跃发言,畅谈听课感悟,分享教学心得,并就 “如何运用故事教学法让思政课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主持人吴俊箐在总结时强调,思政课教师务必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价值引领有机融入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切实达成铸魂育人的根本目标。
本次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契机,更为常德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展望未来,工作室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全方位助力教师成长,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学事业稳步迈向新的高峰。
编辑:李 红
一审:王小军
二审:周桂林
三审:喻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