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提“根企业”培育,允许种子直投项目100%亏损容忍度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31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武经宣)“蝴蝶效应”在武汉发布全球首款通用Agent(自主智能体)产品;“小巨人”黑芝麻智能正参与武汉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大脑”与“小脑”平台方案……当下,民营企业正在武汉释放出澎湃的发展新动能。一群“草根”企业正在长成“树根”企业。近日,武汉印发《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首提“根企业”培育,坚定决心、施以耐心发展民营经济。

黑芝麻智能自主研发的华山系列A1000。

据了解,武汉综合百强民营企业资产总额已突破1万亿元,亮眼数据背后,仍存在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有待提升的问题。

“以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为例,其必须结合民营企业才能发展,武汉要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培育创新精神是目前的关键课题。”暨南大学教授、数字经济与未来城市研究院院长胡刚认为,“民间力量”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鼎龙控股光显材料生产线。

而“根企业”也踊跃担当。“企业深耕武汉,还要在武汉这片创新创业热土‘大展拳脚’。”去年我市举行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双全说,近3年,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这家民企扎根武汉10多年来专注于集成电路工艺材料、新型显示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就在今年,该企业牵头组建武汉市先进功能材料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要助力武汉市芯、屏产业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企业全力以赴,城市全情倾付。《措施》提出,创新“耐心资本”培育机制,允许种子直投等单个项目100%亏损容忍度,实质是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死亡之谷”难题,并创新性提出,国资基金和民营企业联合开展企业风险投资,国资基金可按民营企业出资额1:1比例出资,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投资生态。

了解更多:

让更多“根”企业萌芽出穗,武汉出台措施助力民营企业做创新生力军

【编辑:符樱】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