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司法局的”,粗鲁的背后是公职人员的任性
红网 2025-03-31 10:33

作者:张川(吉首大学)

3月29日,据新闻报道,山西一网友称自己开车与一女司机发生纠纷后,因对方持续辱骂选择报警,结果女方在派出所放言“我是司法局的”。3月30日,山西高平市司法局发布情况说明称:3月29日,网上出现涉及我局工作人员相关舆情。对此,我们高度重视,立即进行调查核实。经查,确系我局工作人员,已予停职处理。(3月29日 《华商报》)

1522101728021999616_mid.jpg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按理说,开车发生纠纷本是小事,完全可以轻松解决,不必大摆身份更不必闹得人尽皆知。问题就在于涉事女司机态度蛮横,在派出所调解失败后,其不仅当场辱骂网友,更是在社交平台发私信追骂。这一系列行为,与公职人员应有的形象背道而驰。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公职人员,辱骂他人都是违法行为。而身为公职人员在面对纠纷矛盾时,更应保持理智通过正规途径解决问题。目前,涉事女司机已被停职,其恶劣行径也遭到舆论的严厉批判。从更深层次来看,这起“耍官威塌房”事件,为广大公职人员敲响了警钟,是一堂极具警示意义的反面教材。回顾事件,若仅在事发现场双方发生争执,这或许只是一起普通的治安纠纷。但女司机在派出所内肆无忌惮,甚至在社交平台持续追骂,背后折射出的,是她不仅毫无修养,更反映出她自恃公职身份,错把职业赋予的权力和地位当作肆意妄为的资本。

“我是司法局的”,在其被停职后,这句话显得荒诞可笑。可在现场,甚至在派出所都敢这么说,对一个普通市民而言,这是实实在在的威胁,足以让人胆战心惊。公职人员不可以拿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对人民无礼。这不仅会毁了自己的形象和事业,更会损害其任职单位乃至整个公职人员队伍的声誉。“官威”耍得越大,威信消失得越快,那些大秀特权者最终不仅没有威信可言,甚至连名字都为人所唾弃。

对于这类“特权使人任性”的行为,有关职能部门必须严肃惩处,维护公职队伍纪律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只有让公职人员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理想信念、权力来源和职责使命,摒弃特权思维,严守法律法规,才能有效遏制“官威”泛滥,维护公职队伍的公信力。

行政级别仅代表体制内的层级划分,绝非高人一等的象征。然而,极个别公职人员错误地认为,不耍“官威”就无法彰显自身身份。必须明确,公职权力只能在执行公务时依法行使,绝不能随意滥用。

身为公职人员,权为民所赋,理应权为民所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大众形成合力,坚决抵制滥耍“官威”的行为,将特权思维关进制度的笼子,让特权行为无处遁形,切实保障公众利益。

编辑:余淮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