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看财经第2927篇:惠农政策
农业农村部于2025年3月发布的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明确了9项直达到人到户的农业补贴政策,旨在通过精准资金分配和省级细化落实,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
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对象: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补贴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直接发放到户。
限制条件:已转为畜牧养殖场、设施农业用地或抛荒1年以上的耕地,取消补贴资格。
二、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
对象:农民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施“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模式,补贴直补到卡。
支持重点:高性能播种机、智能高速插秧机、大型联合收获机械等,以提升粮油单产、补足丘陵山区农机短板。
三、小麦“一喷三防”补助
对象:承担小麦生产中后期病虫害防治任务的主体(如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经营主体)。
用途:混合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保穗、增粒重、提单产。
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助
对象:承担带状复合种植示范任务的种植主体,重点支持规模种植户。
补贴方向:弥补播种、施肥、打药、收获等环节增加的成本,推动技术本土化应用。
五、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
区域重点:
东北地区:延续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保障粮食主产区种植积极性。
稻谷主产省:实施稻谷补贴,强化水稻生产保障能力。
六、耕地轮作休耕补助
实施方式:
轮作:东北推广玉米大豆轮作,黄淮海地区推行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轮作,北方农牧交错区试点棉花、玉米与花生间套作。
休耕:河北地下水漏斗区、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试点休耕。
七、农业社会化服务补助
对象: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服务公司等主体。
支持方向:
集成技术推广:聚焦粮油单产提升技术,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关键环节补助:重点支持粮食精量播种等短板环节。
八、草原禁牧补助与草畜平衡奖励
覆盖范围:13个牧区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北大荒农垦集团。
用途:
禁牧补助用于草原生态保护;
草畜平衡奖励推动生产转型,提升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水平。
九、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覆盖品种:种植、养殖、森林三大类16个品种,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能繁母猪、公益林等。
补贴比例:
种植业:东部中央补贴35%,中西部及东北补贴45%;
养殖业:东部补贴40%,中西部及东北补贴50%。
政策延伸: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全国推广,大豆同类保险覆盖所有省级行政区。
资金分配与执行机制
中央财政根据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生态保护需求等因素测算资金并分配到省,省级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细化补贴范围、对象及标准,例如:
东北地区可提高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补贴力度;
黄淮海省份可侧重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推广。
有多少钱?
1.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基准值
财政部提前下达的2025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为1593亿元。该资金主要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产业发展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强农惠农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
2.年度资金增长趋势
2024年同类资金规模为1770亿元,较2023年显著增加。结合近年政策对乡村振兴的持续倾斜,2025年资金总额可能保持相似规模或小幅增长。
3.专项补贴叠加效应
除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外,其他专项补贴(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通常单独列支。例如: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2024年安排545亿元,2025年预计进一步增加。
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东北等重点区域年投入超百亿元。
4.综合估算结果
2025年9项补贴总规模可能在1600亿—1800亿元 区间内,其中:
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占比约85%(约1593亿元);
其他专项补贴(如农业保险、生产者补贴)约贡献剩余15%。
资金分配逻辑:中央财政按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等因素将资金分配到省,省级再细化落实。例如,2025年四川省获130亿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河南省获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