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章里的史诗:与抗美援朝老兵共燃信仰的火种——“我与老兵面对面”宣讲活动

2025年3月7日,福建医科大学2023级五年制麻醉学第三团支部走进闽侯县上街镇美岐村,聆听九旬抗美援朝老兵陈明凤同志的红色记忆。身着笔挺军装、胸前缀满勋章的陈爷爷,用略带乡音的讲述,将七十余年前的烽火岁月铺展在当代青年眼前。令人倍感亲切的是,这位历经沧桑的老兵竟与在座师生有着特殊的缘分——他是福建医科大学1950级校友。支部成员与陈明凤同志合影留念)

【铁血淬征程】(陈明凤爷爷为我们展示战功勋章)

出生于苗县农家的陈明凤,在1950年以赤子之心投身军旅。他随部队从福州平潭码头启程,乘汽船溯闽江至南平,徒步穿越闽西重山抵达上杭,再转铁路北上丹东。在严寒中,身着新配发的棉军装,这个南方青年仅经过一周紧急训练,便在1950年冬夜八时随大部队跨过鸭绿江。“那时天上盘旋着敌机,地面游弋着坦克,我们昼伏夜出,用缴获的旧式步枪对抗机械化部队。”陈老轻抚勋章回忆道,当时每颗子弹都要反复擦拭,手榴弹需精确投掷到五米内才有效,但身后就是祖国,我们只能前进。

陈爷爷的铁血军旅过程令团支部成员深刻意识到当我们在和平的教室触碰泛黄勋章,听见的不仅是铁血铿锵,更是青春与家国共振的永恒频率,提醒着每一位支部成员:此刻我们捧起的,是代代青年必须托举的晨昏线。陈明凤爷爷给支部成员们讲述军旅过程)

【战火淬医魂】支部成员们认真听取陈明凤爷爷的行军过程)

作为卫生员,陈明凤爷爷在战火中淬炼成长。从最初的战场急救包扎,到逐步晋升为助理医生、军医,他用止血带和手术刀续写了无数生命奇迹。停战后,他毅然留守朝鲜六年戍守防线,用青春丈量和平的厚度。“我们生为祖国,死为人民,这是共产党员的初心”。陈爷爷的一言一语,让团支部成员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异国他乡的无名忠骨,以最坚毅的脊梁铸就了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今日我们脚下的坦途,是先烈用生命丈量的征程;我们头顶的星空,是英雄以热血点亮的火炬。

【星火淬长明】

活动迎来尾声,陈明凤爷爷为我们献上六十年前毛泽东主席的寄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此刻,跨越世纪的医者传承在春日里悄然萌芽。支部成员深刻体悟到:历史长河中的每一粒炒面,承载的不仅是志愿军战士以雪为饮、以冰为衾的艰苦卓绝,更镌刻着中华民族对和平发展的执着追求;每一道浸透硝烟的伤疤,记录的不仅是战争残酷的印记,更是青春热血浇筑的精神丰碑;每一封未寄出的战地家书,传递的不仅是生死边缘的挂念,更凝聚着跨越时空的信仰传承支部成员为陈明凤爷爷献上礼物)



1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