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1日讯 3月11日,宗关水厂进行树木普查时发现,厂区“百岁树翁”广玉兰又结新蕊了。
宗关水厂内,两人才能合抱的百年广玉兰。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
“它的胸围达到2.3米。虽然历经了119载寒暑,但依然生机勃发,每年4—6月,就会开出硕大的洁白花朵。”负责厂区绿化养护的武汉城投水务集团三镇运营公司园艺师王炼说,这株广玉兰是百年宗关水厂的镇厂之宝。
据其介绍,这棵树是1906年既济水厂(今宗关水厂)破土动工时,由既济水电公司创始人宋炜臣栽下,为宗关水厂“奠基树”。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这株白玉兰树干粗壮,需要两人合抱,树冠如一把绿色巨伞。枝头上缀满青玉般的花苞,即将迎来绽放时刻。
既济水电公司股票。画面显示,建厂初期厂区的确种有一批树木。武汉水务集团 供图
通过与宣统元年(1909年)“既济水电公司股票”上方显示的画面信息对比,这棵树确实植于百年前。
119年来,宗关水厂历经了数次改造,每一次都为这棵广玉兰留出空间。
“古树是活着的厂史档案。”王炼说。作为2024年中国动势盆景金奖得主,王炼对于园艺有着独特的认知:我们把它视为百年老厂的“生态创业伙伴”和“生态股东”,一直细心加以呵护。
宗关水厂内,粗壮的百年香樟,枝干遒劲。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
王炼等人调查,厂区还有一批与厂区“同龄”的古树。其中,一株香樟,胸围达到2.81米,两人合抱还抱不过来。一株枫杨的根部周径达到4.35米,其上分蘖出来3枝,单株的周长为1.8—1.9米,需要三人才能合抱。
宗关水厂沉淀池俯瞰。武汉水务集团 供图
王炼带领团队开创“古树医疗”新模式,为古树“把脉问诊”并建立健康档案,同时采用环保型养护剂,为古树进行治病除虫。目前,厂区病虫害发生率下降65%,植被存活率提升至98.2%。
(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姚德春 谢铭辉)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