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犹如繁星闪烁,共同照亮了文明的天空。壮锦,这一源自广西壮族的绚丽织物,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承载着壮族人民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深厚的精神内涵。近日,我们走进城关镇初级中学,与副校长黄黎老师展开了一场关于壮锦文化的深入对话。
图1:黄黎副校长正在接受团队成员采访
谈及壮锦的起源、发展及文化符号,黄副校长介绍道,壮锦色彩斑斓,图案丰富,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它不仅是精湛手工艺的体现,更是壮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对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在城关镇初级中学,壮族学生占比近 99%。据黄副校长观察,部分学生对壮锦文化已有一定的了解。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壮族家庭,会在“三月三”等传统节日为孩子购置壮锦服饰、背包等作为纪念。这些精美的壮锦制品不仅成为节日里的亮丽风景,也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壮锦文化的魅力。
如何将壮锦文化融入学校教育?黄副校长认为,课堂是重要的传播阵地。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可以介绍壮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历史老师则可以深入讲解壮锦的发展历程。学校鼓励老师们深入挖掘壮锦文化的内涵,利用课堂时间向学生普及,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了解和热爱这一民族文化瑰宝。
壮锦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有着积极影响。黄副校长提到,广西素有“广西狼兵”之称,勇敢坚韧是这片土地赋予人们的精神特质。通过学习壮锦文化、壮语、壮拳等,学生们能够汲取民族精神的养分,培养勇敢、坚韧的品质,将这些优秀的精神传统发扬光大。
在壮锦文化的传承教育中,学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黄副校长表示,城关镇初级中学将积极发挥宣传和引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让更多学生和家庭了解壮锦文化。学校希望成为壮锦文化传承的桥梁,让这一古老的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2:团队成员与城关镇初级中学老师合照
壮锦文化是壮族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城关镇初级中学在壮锦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我们期待,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壮锦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