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鹳戏水,江豚逐浪,城市与自然相融共生的诗意家园离不开一群默默守护的身影——志愿者。他们用行动诠释志愿精神,化身为“生态卫士”“宣讲骑兵”“民间河长”,在江城大地上守护好这万千绿意。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在第62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2025年“美丽武汉 志愿有我”暨美丽河湖净滩志愿活动在长江之畔举行,党政机关、武汉环保大使、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绿色社区、高校社团、环保设施开放单位、退役军人等150多位志愿者代表齐聚一堂,通过艺术展演、科普宣讲、授旗倡议、河湖净滩等,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为全面推进长江大保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武汉注入志愿动能。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活动在激昂的《长江之歌》中拉开帷幕。生态环境志愿者周建良与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以歌声诠释对长江的深情,以赤子之心歌颂母亲河。
“我是一滴小水珠,凝结于青藏高原上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从姜古迪如冰川融化,听过三峡的两岸猿啼,闻过江汉平原的稻谷飘香……”武汉生态环境博士志愿服务团团长徐栋以《一滴水的长江之旅》,讲述一江清水东流的来龙去脉。
“武汉市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近年来先后组织实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长江武汉段水质连续5年稳定保持Ⅱ类,长江武汉段一级支流水质优良率100%。”武汉美丽河湖志愿服务队队长李启成分享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活动现场,志愿者代表胡雷接过武汉美丽河湖志愿服务队队旗,标志着武汉美丽河湖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2025年,我们将以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为主题,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开展美丽河湖清洁、巡护、宣讲三大行动,打造专业化、常态化、特色化的河湖保护志愿服务品牌,引发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河湖生态环境保护。”
“守护美丽武汉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来自高校环保社团、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绿色社区的3位志愿者和在汉留学生志愿者代表优素福共同发出“美丽武汉 志愿有我”行动倡议。
“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中来,共同为美丽武汉再添新彩!”随后,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市委社会工作部、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共同启动2025年“美丽武汉 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行动,现场150余名志愿者庄严承诺:“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中来,共同为美丽武汉再添新彩!”
宣传活动结束后,大家手持工具,拿起长钳和环保袋,在长江边捡拾烟头、纸屑、塑料碎片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母亲河的热爱。志愿者将捡拾来的垃圾进行细致分类,结束进行逐一称重。据统计,活动当天,志愿者共捡拾垃圾269.39公斤,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04.8kg。
“新洲区已于2月28日开展了美丽河湖净滩志愿服务活动,江岸、武昌、江夏区、东西湖区于今天同步开展,黄陂、武汉经开区及长江新区拟于3月5日学雷锋日前后开展活动,共同宣传河湖保护知识,以实际行动引领广大市民积极参加护河、爱河行动。”武汉美丽河湖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张强介绍道。
现场,一群志愿者为市民科普《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和水质监测知识。“我们团队经常联合本校荷仙子团队,在河湖边开展水质监测志愿宣传活动,向公众传递河湖保护知识,引领更多的人走进自然,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通过‘荷仙子’IP在更大的范围内传递环保理念。”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谢红梅向大家说道。
“今年是总队成立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总队骨干团队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超1000场,经常性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人次达2.4万,志愿红和生态绿交相辉映已经成为美丽武汉一道亮丽的风景。”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召集人柯志强动情地说。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武汉将围绕‘美丽武汉,志愿有我’这一主题,向高竞攀,向远航行,聚焦生态、生产、生活,建立‘生态文明+文明实践’模式,深化‘社会+专业’‘品牌+试点’‘培训+交流’的新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十大行动’,助力志愿服务精细化发展,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让志愿服务成为美丽武汉建设的坚实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