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排市镇500米高山上修通“天路”,方便7个村村民出行
黄石日报 2025-02-27 08:48

硬化一新的公路,给山上的特色种植养殖业带来振兴的希望。图为路旁郁郁葱葱的油茶林。


“这条路,终于让我等来了。”1月28日,除夕,阳新县排市镇后山的山坳里传来阵阵鞭炮声。72岁的中山村村民柯亨江站在新铺的水泥路上,望见儿子开车带着家人,从蜿蜒的公路穿过云雾来到山上,眼眶湿润了。

柯亨江身后是刚贴上新对联的老宅,门前广场上停着从全国各地回村的车子。

这条全长23公里的穿山公路,是一条修在山顶上的“天路”,平均海拔在500米左右,最高点有700多米。它东起排市镇下桥村山下,西至与龙港镇交界的红山村,像一条玉带将后山片区7个村落串联起来。

2024年春天,公路立项时,排市镇党委书记舒春风笑着说:“这不是普通的公路,是乡村振兴的‘任督二脉’,要让它激发大山的灵气。”

一条路,几代人的期盼

地处鄂东南幕阜山深处的排市镇后山片区曾经是阳新县深度贫困地区。山高路远、坡多林密。这里与江西九江瑞昌市交界,平均海拔接近500米,是典型的山区。

后山山顶有平地和大小盆地,类似于庐山山顶,地势相对平坦,散落着众多村落。一代代勤劳的后山村民在山上开荒种地、修建水库、繁衍生息。

由于山上交通不便、山多地少,加上经常干旱缺水等因素,为了生计,后山人响应政府部门号召,下山移民到阳新县城周边的五里湖、宝塔湖、十里湖等地。至今,“生活在县城周边,户籍在相距30多公里的山上”成了后山人的真实写照。

一直以来,后山仅有一条盘山公路。2020年左右,后山东线修了一条3.5米宽的土路。至此,后山人出行有了“一纵一横”。

由于年久失修,后山片区公路尤其是东线路破损严重,雨雪天气车子无法通行,群众只能绕道往西边下山。遭遇恶劣天气,为了安全起见,山路还会封闭。山下的人上不去,山上的人下不来。

后山从东到西依次是泉山、王垴、中山、陈山、下容、富山、红山7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万余人,常住人口1000余人。时至今日,除了清明扫墓和春节期间,山上只有老人留守,沉寂而冷清。

“我们泉山村在后山最东头,从西线下山到阳新县城,至少要1个半小时。”泉山村村干部明雄伟说,修路成了后山几代人最迫切的心愿。

随着排市镇区道路刷黑、街道改造升级和滴水涯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计划的实施,后山群众的出行问题,排市镇党委、政府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一条心,干群接力攻坚

2024年上半年,在上级政府部门支持下,后山公路提档升级项目获得立项。其中东线路全长11公里,全部翻修、硬化;西线路全长12.4公里,全部拓宽、刷黑。

“沿线8个村(含山下下桥村),每个村都领了任务。”排市镇镇长袁慎柏回忆,2024年夏天,后山上热火朝天,群众自觉让出菜地、空屋和场地,很多场景令人感动。

泉山村路段修建过程中,遇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问题,都因村民顾全大局,问题迎刃而解。退休人员柯如洪更是积极动员自家亲戚,全力支持修路工作。

2024年8月,挖掘机的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山谷。排市镇副镇长张友庆负责后山公路协调工作。

“开工的时候正是大热天,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我们一帮人一早上山,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到镇里。”张友庆回忆。

“前期做了充分动员,差不多用了两天时间,我们村的路段就刷黑完工。”富山村党支部书记刘会礼说:“过年前通车的时候,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高兴得流眼泪。”

西线12公里刷黑工程则与时间赛跑,为抢在霜冻前完成沥青摊铺,工人们加班加点作业。

2024年12月31日,随着中山村最后50米公路硬化完成,东线11公里全线贯通。2025年1月17日,随着中山村最后一段连接后山盘山公路的线路刷黑,西线12公里全部刷黑完毕。至此,7个行政村的出行历史被彻底改写。

一个梦,做好产业文章

春节前夕,东西两头全线贯通,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驱车返乡,纷纷发朋友圈点赞。75岁的脱贫户明道荣还坐着轮椅,给泉山村村委会送来一面锦旗。

泉山村村民柯善良开发了150亩桃园,他早盼着路修好,游客可以开车上山采摘桃子,这下销路不愁了。

采访期间,中山村党支部书记明平英匆匆从阳新县城赶回来。“现在路贯通了,两边的培土和绿化工作要跟上,上午到县里申请苗木,到时候栽到路两边,也是一道风景。”明平英说。

除夕,中山村岩头组村民柯亨江的3个儿子都上山来陪他过年。他说,路修好了,回村的人明显多了,尤其是年轻人。

红山村党支部副书记董乐军明显感觉到,路修好了,不少下山的村民现在都有了回山上养老、发展产业的念头。

春节期间,在后山西线的滴水涯旅游区迎来一波小高峰。在群山环抱中,滴水涯瀑布飞珠溅玉,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在下容村,阚家塘古民居古朴幽静,让游客流连忘返。

眼下,滴水涯瀑布正上方的吉祥书院正在抓紧施工,景区负责人潘凤和助理一天上山几次看进度。

排市镇计划将吉祥书院与阚家塘古民居一起开发,游客从杭瑞高速排市镇出口下车,先游览滴水涯,然后通过登山步道到吉祥书院喝茶、看书,再通过换乘,到阚家塘古民居游玩。

“随着后山交通的改善,可以将‘单打独斗’的景点打包成‘环山文旅走廊’,游客可以在排市镇逗留一天时间。春天到富河边上的河北村看油菜花,夏天到滴水涯观光、漂流,秋冬季看后山日出,到书院喝茶,探访古民居,排市的文旅事业将再上一个台阶。”舒春风娓娓道来。

不光是文旅产业,后山片区各个村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也将迎来“第二春”。(记者 贺介飞 通讯员 胡晓莹 文/摄)


编辑:郭明磊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