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1177家经销门店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消费27亿元;组织100多家企业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展、广交会等境内外知名汽配类、农产品类展会……
2024年,市商务系统切实扛起经济固稳提质责任,围绕稳增长、促消费、扩开放、保安全等工作重点,以全域协同发力、开放平台建设、安全生产保障等助推全市商贸经济稳中提质、稳中向好。
2月8日,十堰市表彰2024年度先进集体与个人,市商务局荣获“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安全生产红旗单位等三项荣誉。
全域协同发力点燃消费新引擎
夜幕降临,竹溪武陵不夜城、房县西关印象、万达金街等街区灯火璀璨、人潮涌动……2024年,市商务系统持续推进特色街区建设,竹溪武陵不夜城、十堰东风故里入选2024年省级特色商业街。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市商务局抢抓政策机遇,立足促消费、惠民生、持续推动商贸经济繁荣发展。
通过“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全市发放两轮五批新春消费券1166万元、汽车消费券722万元、3C数码消费券606.8万元,拉动消费4.37亿元。省商务厅连续三年在十堰举办“全国消费促进月”湖北启动仪式。
出台《十堰市促进健康消费六条措施》《十堰市大学生惠游活动方案》,组织287家住餐及商超门店参与,组织105个重点商家开展食宿娱消费优惠打折活动,发放1350万元大学生专属消费券,拉动消费9768万元。
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得益于不断健全的商业体系、持续升级的消费场景——
张湾区、郧阳区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郧西县、丹江口市入选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寿康永乐入选全国数字化商贸流通龙头企业。
新完成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23家,新增本土连锁品牌下沉社区便利店200余家,积极推进6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携手阿里银泰开发的“美购十堰”生活服务平台成功上线运营,创客星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通过初审,城区新增24小时智慧便利店79家,智慧消费场景不断丰富。
培植外贸增量焕发开放新活力
2024年10月,武当山机场顺利实现跨境包机直航,标志我市外向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这是我市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做优对外经贸服务的一个缩影。
2024年,市商务局对标学习上海、深圳经验,拟订自贸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复制推广类经验30条、探索创新类20条和十大重点工程清单,有效构建了“321”制度创新体系,对外贸易渠道更加畅通,运行机制更加完善,进一步激发外贸活力。
积极开展“百企出海拓市场行动”,组织代表团参加2024“两湖对话”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国际合作洽谈会,持续畅通对外贸易渠道。
推动二手车企业“抱团出海”,组建二手车出口联盟,26家企业获批二手车出口资质,建成霍尔果斯前置仓和十堰(上海)离岸创新中心。
支持远景动力、十堰泛亚、湖北东浦等重点企业加大出口力度,全市新增具备出口资质企业119家,进出口实绩企业总量达到457家;新增丹江口市、竹山县、郧西县入选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郧西县七夕跨境电商产业园、银鹏兴(冈比亚)、迦娜针织(巴西)公共海外仓获批省级外贸开放平台,外贸龙头企业支撑有力、对外开放平台做优做强,有力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筑牢安全防线护航稳定发展
“我们要切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落实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社会和谐的“稳定器”。2024年,全市商务系统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全面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护航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组织市直商务系统干部签订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组织全市加油站、城区限上餐饮、大型商超、再生资源、报废汽车、大型农批市场等重点商贸企业签订《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督促指导企业逐级签订责任书,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等14项专项行动;对大型商业综合体、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大型农贸批发市场等重点领域商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联合公安部门建立成品油“打非治违”工作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指导各县(市、区)商务部门组织开展燃气餐饮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坚持业务工作与安全宣传“两手抓”,将燃气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楚大厨”培训。在局网站设置安全生产专栏,设立安全隐患“曝光台”,对隐患问题突出单位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踔厉奋发担使命,笃行不怠开新局。2025年,市商务局将着力实施“大内贸”“大开放”等八项行动,推动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助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贡献商务力量。(记者 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