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建支点 夺取开门红︱超207℃环境下可连续工作3天,武汉钻头钻出万米深井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1日讯 2月20日,我国首口万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成功完成钻井任务,深度达到地下10910米。这一深度让它稳坐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直深度井的宝座,还一举创造全球电缆成像测井“最深”、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等多项工程纪录。在这项超级工程的背后,一家武汉企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是石化机械江钻公司。

现场服务人员驻井期间与塔科1井合影。

“深地塔科1井”是我国“向地球深部进军”实施的重大“深地工程”,肩负着科学探索和发现油气的双重任务,被称为探索地球深部的“望远镜”。钻进过程面临着极高温、极高压和超高硬度岩石等一系列世界难题。

石油行业有句话叫“钻头不到,油气不冒”,钻头对石油开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关键时刻,来自武汉的石化机械江钻公司带着“秘密武器”登场。他们研发的钻头钻具产品,在“深地塔科1井”多个层段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超大扭矩螺杆,进尺占比达到100%,钻头进尺也占到了39%,还一口气创下区块7项钻井提速指标。

现场服务人员细致查看岩屑情况。

为了让这口万米深井能“打得好”又“打得快”,石化机械江钻公司研制出超高硬复合片,性能强到超乎想象。这种复合片能承受8万个大气压的压强,打个比方,这相当于8头10吨重的大象站在指甲盖上产生的压力,却依旧能保持超高的锋利度和韧性,切削超硬岩层就像“热刀切黄油”一样轻松。

石化机械螺杆钻具即将下井使用。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钻头刀翼设计上持续优化。就拿7刀翼金刚石钻头来说,通过巧妙设计增加受力均匀性,大大降低了崩齿风险,在软硬交错的地层也能保障钻进平稳。当井深超过8000米,钻头要面临超200℃的高温和极高地应力,这对钻头来说是巨大考验。石化机械江钻公司凭借研发的耐高温高压性能材料,结合创新优化的产品结构,让钻头在超过207℃的极端环境下,都能连续工作超70小时。

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石化机械江钻公司扎根武汉,服务全国,深度参与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还有顺北、塔里木等重大油气田开发,累计服务10400余口井。平均每1.5天就能刷新一项纪录,国内外各类最优指标纪录被它刷新了2362项。

(文:通讯员杨博锋 伍玉麒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图:高晓鹏)

【编辑:符樱】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