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0日讯(记者李慧紫)“采样过程简单、无创,无需住院或麻醉,在门诊即可进行检测,甚至可以通过流动检测车深入农村地区,实现早期筛查的广泛覆盖。”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武汉凯德维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德维斯”)的创新产品“子宫内膜癌甲基化检测”注册申请。该产品填补了临床子宫内膜癌无创筛查的技术空白。
2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江夏区豹澥街的凯德维斯总部,总部楼高5层,内设研发室和生产线,正紧锣密鼓筹备生产。公司副总经理段卫涛向记者展示了这款创新产品——“凯氏刷”,它长约20厘米,一头是软刷,一头是盖子。像拭子一样刷取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再通过分子诊断技术进行检测,就能够在无创、无痛的情况下,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研发人员进行实验。记者李慧紫 摄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等30多家医院签订意向订单。
据介绍,该产品最大亮点是将传统有创采样变为无创采样,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从形态病理提升至分子病理。相比传统的诊刮和宫腔镜检测,该技术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风险,还大幅降低了检测成本和时间。
三年间,该公司团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了近万例临床试验,覆盖了不同地域、年龄和生活背景的女性群体。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该产品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超过90%,与传统的组织活检结果高度吻合。
公司副总经理段卫涛展示“凯氏刷”。 记者李慧紫 摄
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以同济医院妇产科系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丁为核心,公司依托院士团队的科研成果,致力于将实验室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产品。
几年前,马丁院士在临床中发现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年轻化,有超过宫颈癌的趋势,基于此,他提出开发一款无创的子宫内膜癌早筛产品。“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产品,但一开始我们无法想象,这完全是一款创新产品,没有可借鉴的样品,但公司坚持走创新路线,最终团队还是坚持推进了这个项目。”段卫涛说。
如何证明细胞检测的可行性是一个最大的难点,“需要找到靶点,再通过检测靶点的甲基化状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或者在症状不明显时就发现早期癌症,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团队通过基础研究,对中国人群子宫内膜癌临床样本的DNA甲基化测序,锁定候选靶点,经超千例样本扩大测试,筛选出三个最优靶点组合CDO1、AJAP1和GALR1,并首次将其联合用于子宫内膜癌早期辅助诊断。
项目从2021年立项,研发历时1112天,其间,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最终成功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我们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公司常务副总杨帆介绍,“我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领先,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创新性。目前,美国、欧洲等地尚未有类似的无创检测产品上市。”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