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君《逐梦家园》纸本设色 93cm×180cm 2024年
未君《海龟》38.5cm×40cm 绢本设色 2024年
1.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可能性
我的艺术风格充满探索性,从最初的大写意,小写意,到工笔,兼工写,一路戏剧性的发展和变化。从最早的折枝花鸟画到富于深邃背景的大景花鸟画,到结合具象与抽象的元素,结合构成与现代审美意识,画面中的花木,山川似乎都是从现实中被提炼取出来,却又在现实中难以寻觅,我喜欢把山川隐藏在一种长长久久的梦幻般的朦胧感中,如我近三十年的漂泊,离故乡时近时远,那种似乎被一种物像剥离的忧伤感,常常会笼罩在我喜欢的颜色背后,一切好像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我可能较为喜欢运用蓝颜色,在画纸上营造出一种既似曾相识又难以言状的视觉体验。那抹生命中夜色中的蓝,好像从我家门口的池塘里,从年少就一直跟着我,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所以,我的画面常常模糊了物质与虚拟、真实与幻觉之间的界限,让观者不禁重新思考这个世界最本质的颜色。而蓝色,让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又增加了许多的神秘和可能性。
未君《怅望看花人》68cm×137cm 纸本设色 2023年
未君《梦里江南》36cm×138cm,纸本设色,2024年
我的成长似乎一直伴随着那个时代的传奇故事和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长。所有能见过的武侠传奇故事,所有能见过的文学作品,都曾深深在我心底里留下过烙印,因此我的武侠梦,作家梦,画家梦都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佛家有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朵花可以看到一个世界,一片叶子可以领悟到至高无上的智慧。我从最早喜欢描绘世间一切花花草草,到近些年着手探寻自然山川的奥秘,我把一切花草都交代在自然山川之中。我在想,一切生活的日常、所有的花草树木、所有能看见的风景,所有和你插肩而过的都市片段,在这浩瀚的宇宙中都已显得微不足道。我要做的就是通过一种艺术语言去体现了人们对现实感和生命本质的追问。我们如何“看到”宇宙?如何通过眼前的“画面”理解并看到我们自己的过去?我们如何近距离感受遗留在灵魂深处的这种浪漫,这些从生命中抽离出来的颜色,是不是你最喜欢或难忘的一种颜色?
未君《林外鸣鸠春雨歇》68cm×138cm,纸本设色,2023年
未君《登高望远》138cm×69cm 纸本设色 2021年
2. 图像与现实的关系
其实,我的艺术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戏剧、中国哲学和文化理论的影响。我曾对观者如何“观看”的本质进行过深入思考,我试图通过绘画这一媒介探讨人类感知世界的可能性。我想,绘画不仅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心中另一个世界的再现,更是一种关于现实与未知世界的“建构”。要做好自己其实很难,虽然我们都很努力并勇敢地面对一切繁杂。充满的灵性的花草和巍峨的山川,都被我们以另一种方式定格在画纸上,所以,这些作品常常看似熟悉,却又带着微妙的不寻常,仿佛在提醒我们,视觉感知本身是可以有迹可循,是可以被一种颜色操控或者温暖内心的,记忆里,总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我们去“观看”并用手触摸画面的每一个角角落落。
未君《疏林雨落》 138cm×69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未君《鹤舞弄清影 》127.5×90cm,纸本设色 2024年
未君《不知天上宫阙 》127.5×90cm,纸本设色 2024年
我的创作过程其实很简单但或许也非常有趣。我往往先要找到创作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有一张图片,一个脑海中的印迹,便能触动我的神经系统,然后形成我想要表达的一个草图。当然,所有的素材并非简单地复制在画纸上,而是被我重新解构和重组,通过神经系统过滤和筛选,最后能触动自己和被这些画面所打动。我常常将绘画过程视为一种对图像“再创造”的实践与探索,通过不断叠加与覆盖,探索视觉元素之间的张力,感知现实与未知的碰撞,为此我常常感觉从一个现实的隧道进入一个古老的隧道中去。一切颜色不仅是我们看到的色彩和形状,更是一种现实物质的存在,就像我们自己先作为观者,站立在画面前,有一种自然的声音在时刻提醒我们绘画本身的“真实”就来自你的感观世界。
未君《芸芸众生》82cm×54cm 绢本设色 2024年
未君《重返桃源》82.5×54cm,绢本设色 2024年
3. 颜色的诗意运用与超探索性
我本诗人,或许还会有一种超乎诗人对于颜色的想象力,在长期的创作中练就了对颜色的敏锐与洞察力。我喜欢用厚重的颜色制造画面的氛围感,同时在一些细节处采用轻薄的色彩层层铺开渲染,哪怕在最为深色的地方也能看得见里面的实质物像,这样使得画面在密实与轻盈之间形成对比,在明与暗之间形成对比,在虚与实之中形成对比。有时,我还会将不同的媒介混合在一起,比如矿物颜色,丙烯色,水彩色等,这种多样的材料运用会让作品充满触感和微妙的变化,同时也带有一种实验性的活力,致广大而尽精微。
未君《与鲲同游》,绢本设色,66.5×50cm,2023年
未君《海之殇》绢本重彩 131cm×88cm 2021年
近些年,我把作品主题多聚焦于超乎现实世界与时空的表达,我希望通过自己画笔,把这些看似平凡却又超越自然的物像赋予一种不确定的超探索性。比如我对悬浮山石的处理,总想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包括我对其他物像细节的处理,使得熟悉的自然景物变得陌生而又充满神秘和奇特感。这或许算不得什么技巧,但每一幅作品背后都体现了我对现实感知的思考,我们是否真的感知在另一个时空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平凡”事物?
通过这些渲染的“蓝色”作品,我还想探讨对于时光的流逝。我把中国古老的传奇故事通过多层次的画面构建方式,让观者感受到过去与现在的交叠,甚至隐隐约约地感知未来。这种时空的模糊感让我们悄然进入一个梦境般的氛围中,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一份着迷又耐人寻味的深意。在当下一个图像泛滥和大多千篇一律的绘画模式中,如何以独特的感知方式和对自然世界图像本质的反思?如何为观者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及丰富的视觉层次和深刻的哲学内涵?依然将成为我后面一个时期要做的重要功课。
未君 于2025年2月7日夜
未君《庄周梦蝶》108cm×72cm 绢本设色 2023年
未君《秋之鹤》 纸本设色 63cm×84cm 2023年
未君《秋之旅》 绢本设色 63cm×80cm 2023年
未君《远方有你》纸本设色 138cm×69cm 2022年
未君《水之恋》40cm×38.5cm 绢本设色 2024年
未君《与君同行》38.5cm×40cm 绢本设色 2024年
未君《秋水·涌》54cm×68.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未君《秋水·舞者》54cm×68.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以开放性的研究视角和微观的建构意识
作者简介
未君,自由职业艺术家,副教授/国家二级美术师。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班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为工笔画大家林凡先生入室弟子,九三学社民主党派人士。
现为湖南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湖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九三学社湖南省书画院副院长,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湖南省委统战部新阶联副监事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兼重彩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成员,中央统战部新阶层自由职业服务团成员。
未君是一位有着执著信念与理想的艺术家,主要致力于中国工笔重彩画花鸟画和中国山水画创作,坚持以开放性的研究视角和微观的建构意识进行艺术实践;他以坚定的意志、独到的见解和持续的工作,确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曾在国内多所高校担任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导师或举办讲座,作品三十余次参加全国大展并有获奖,在国内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已出版《未君画集》《当代名家美术工作室文献研究·紫陌醉羽》《未君山水画技法精解》《未君唯美白描系列》《沿着花开的声音去等你》等个人专著画册共二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