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历史文化故事“邯郸道”

古城邯郸,是我的家乡,这是这些年来,我是第二次走进邯郸这座老城,踏入(邯郸道)串城老街,来进行录制并记录家乡邯郸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身影。

“邯郸道”邯郸市的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城内中街,位于现在的邯郸市中心城区。现在的“邯郸道”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区主要为明清古建筑,北区为商贸。邯郸道,俗称串城街或称文化一条街。这条街南起城南街,北至学步桥,全长1760米。邯郸道是古都邯郸城的中心大道,是秦始皇、荀子的故里,是邯郸历史的重要载体。武灵阁、玉皇阁、秦始皇诞生地纪念馆(朱家巷、秦始皇故里)、荀子故里(荀子诞生地纪念馆)、蔺相如回车巷、蔺相如府、廉颇将军府、学步桥、慈禧行宫、武灵丛台、河北银行旧址等人文景观荟萃。这些历史古迹在邯郸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自从唐代沈既济《枕中记》叙述的落魄士子卢生在邯郸旅店里,枕着吕翁送给他的枕头做了一通“黄粱梦”后,“邯郸道”便成为求取功名路途的代名词。“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旦生蔓草”……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曾在“邯郸道”上发出对人生的感慨。


据相关资料显示,邯郸的“邯郸道”,是邯郸的明清古城(据考古发现,战国邯郸故城依然沉睡在地下8-11米的地层里),古城南门西南十余里是气势宏伟的赵王城,北门外是著名的历史古桥学步桥,西北十余里是赵王陵。古城的城墙护城河已经化身为街道高楼,然而最具历史风貌和文化记忆的核心街区串城街被保留了下来。

从南门沿串城街向北到学步桥,纵深不到2公里的街巷两侧,依次是曾经接待过八路军一二九师将领的萬宾楼,蔺相如避让廉颇而引出著名成语负荆请罪的回车巷,河北银行旧址,最后一位进士李景廉故居,慈禧太后下榻过的邯郸行宫,邯山学院,承载着胡服骑射等太多战国记忆的丛台和以著名成语典故邯郸学步命名的学步桥。这条老街,几乎曾是老邯郸的全部,也是现代邯郸的起步区,它见证着邯郸的发展与变迁。

城南门向南500米是著名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向西500米是京广铁路的邯郸站,再向西百米便是邯钢老区,邯郸钢铁产业起步的地方,向北过学步桥500米就是著名的棉纺三厂、四厂,成就了邯郸棉纺工业基地。而横穿老街的是邯郸的中心大道人民路,也是邯郸最早的街道之一。老街东侧、人民路北侧的地委礼堂,曾经是周恩来总理与娃娃剧团见面的地方。也是从这里开始,邯郸一步步发展成为承载百万人口的较大城市。这里承载了邯郸太多的记忆,这里也寄望着邯郸大文旅的未来。


为了展现这座三千多年的邯郸古城,邯郸以“邯情脉脉,郸等你来”为题,来热烈欢迎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宾客光临古城。2024年3月15日,邯郸市委、市政府重新启动沉寂7年之久的串城街改造项目,并正式更名为“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1月25日,邯郸人民路首座大型钢结构封闭式的过街天桥亮相古城,并成为了人民路主干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漫步在邯郸道的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南区,不时就能看到墙面展板上向游客介绍春节期间的庆典活动。

为了迎接“邯郸道”开街,邯郸交巡警部门实地调研,优化交通环境!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在“邯郸道”慢享幸福时光。全力提供保障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让游客朋友们能安心游玩,快乐打卡。另据邯郸工商联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你就能看出, 为了古城邯郸“邯郸道”1月25日开街,邯郸市内21条公交线路因交通管制临时绕行。并迎接本次“邯郸道”历史文化一条街的启动和举办。与此同时,邯郸市还在春节来临之际,更为了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光临古城,光临邯郸道,该市市委与政府还特别举办了“邯郸道春节庆典活动安排”。逛千年古巷,品人间烟火。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探索邯郸“三千年”历史记忆。还让你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历史文化与新时尚的碰撞。

当你漫步在老城中的这一条条古街小巷,每一处景致都透着浓郁的古风;每一座古迹,都讲述着这座城市悠久的故事。正是这种历史韵味,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游览。蛇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热烈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来我的家乡邯郸做客来!(贺文)

2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