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风楚乐・诗辞宜昌》古琴音乐会:弦音绕梁,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三峡影视新媒体中心【陈波编辑】(方爱慧摄影)2025年1月11日,长江艺术小镇诗意盎然,琴韵悠扬。“雅风楚乐・诗辞宜昌”古琴音乐会在此如期举行,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让古典音乐的魅力在现代舞台上绽放光彩。

本次音乐会由宜昌九疑琴社主办,旨在推动古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古琴音乐与宜昌的水墨风光交织,共同谱写了一曲古韵今风的华章。

下午14点30分,音乐会准时拉开帷幕。在温馨而庄重的氛围中,儿童组的《桃夭》(诗经弦歌)率先奏响,稚嫩琴音传递出古典文化的蓬勃生机,仿佛带领现场观众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诗意盎然的年代。

随后,经典曲目轮番登场,琴家们用精湛技艺演绎了一场视听盛宴。《梅花三弄》的高洁品格、《长清》的清幽意境、《平沙落雁》的知音故事、《流水》的悠远情怀,每一首曲目都让人陶醉。


在这些传统经典中,古琴音乐的魅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创新演绎的《葬花吟》更是将钢琴、箫与古琴巧妙融合,为上半场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魅力。


而压轴登场的《广陵散》,激昂慷慨,传承文化精神,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此时,宜昌文化名人刘兆奎老师现场进行书画创作,并即兴作诗一首,诗画作品与古琴音乐相得益彰,实现了书画艺术与古琴非遗的完美互动,成为上半场演出的一大亮点。

下半场的演出同样精彩纷呈。《普庵咒》以空灵琴音带来心灵慰藉,让人感受到古琴音乐的禅意。《只此青绿・关山月琴筝》创编曲目融入现代元素,拓展了古琴艺术的边界。温馨的《良宵引》、凄美的《钗头凤》琴歌相和、展现自由向往的《欸乃》,每一首曲目都让人如痴如醉。

最后,音乐会以激昂的《离骚》合奏画上圆满句号。琴音诠释了屈原的情怀,担当起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为这场文化盛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雅风楚乐・诗辞宜昌”古琴音乐会,不仅为当地音乐爱好者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重要的是让古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在这场音乐会中,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注入了新的活力。

岁月如歌,琴韵悠长。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期待宜昌九疑琴社继续为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让这一千年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过程中,宜昌文化名人刘兆奎先生(新华网湖北顾问)现场进行中国画创作,并即兴作诗一首,其诗画作品与古琴音乐相得益彰,为音乐会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实现了书画艺术与古琴非遗的完美互动,成为上半场演出的一大亮点。

满江红

甲辰春节前聆听徐冰老师的九疑琴社古琴音乐会,古琴古韵,曲逗肠翻,音引魂消,特调寄一曲。

文/炎余

弦拨清音,兰舟荡,摇红一阙。况还是,龙蛇交替,人间佳节。琴上一声穿耳过,座中惊马听冰裂。问人生,魂韵最关情,情难遏。

观云海,探圆缺。君与我,多区别。羡纤纤妙手,轻挽圆月。识得高山流水处,终归白雪阳春接。漫教人,一棹走天涯,归清绝。

现场应社长徐冰邀请,陈波先生(三峡大学特聘教授)为该会提写“雅集”书法,古朴典雅。

1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