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藏蓝光芒 铸就平安盾牌
黄石日报 2025-01-10 08:31

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黑夜白昼,无论严寒酷暑还是疾风骤雨,在东楚大地,时刻闪烁的警灯,护卫黄石繁荣发展,维护社会安定秩序。这盏灯,成为百姓心中的“定心丸”,那一抹“藏蓝”,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中国人民警察警歌》再次唱响。刚刚过去的2024年,黄石公安工作迈向新台阶,全市公安机关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忠实履行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用担当作为谱写平安黄石、法治黄石建设的新篇章。

坚持政治建警 忠诚担当践使命

他们闻令而动,挺身而出;他们负重逆行,忘我奉献;他们不惧风雨,坚守一线;他们连续奋战,无怨无悔,守护着万家安宁。

讲政治、守规矩,全市公安机关夯实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把党建引领贯穿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坚持政治建警。一年来,黄石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全省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分级分类开展政治轮训22期1666人次,全警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进一步巩固筑牢。

抓好实战砺警。深入开展信息化技能、大数据应用、刑事技术应用等技能比赛,“青蓝工程”师徒结对109对,全省警务实战技能大赛获团体总分第一等10个集体奖项。12个集体、19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涌现了曹曦等一批先进典型。

坚持改革强警。我市数字督察灵敏感知体系建设、看守所“智能谈话系统”被公安部确定为试点。《二维码门楼牌设置管理规范》等2项标准被作为“数公基”省级标准规范。创新推出公安平台与综治网格化平台、12345政务平台对接联通的“三纵四横”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模式,110与12345对接联动、深化“一标三实”等13项工作排名全省第一。数公基、数字督察、打击串通投标等16项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交流。

推动科技兴警。完成“一市一台”改革,全量接入全市警情,开展数据治理,“专业+机制+大数据”的“1+5+N”新型警务体系机制基本建成。加快智慧公安建设,与湖师大、警官学院开展警校共建,组织主官讲课、专家讲座、建模比赛等活动,整合对接市级平台系统34个,建立警情智能化分级分类处置等4个智能应用场景,全警信息化应用、指导实战效能显著提高,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全面从严治警。落实中心组集中学习和“第一议题”制度,完善“黄石公安先锋”讲堂模式,组织“七一”、警察节等系列主题活动,2个党支部获评全市荣誉称号,党建工作连续3年获评全市优秀等次。常态化开展廉洁教育,组织警示教育131场次,确保警规警纪落实不打折扣。组织岗位练兵、上门送教190期1240余人次,评选师徒结对示范岗8对;加强基层所队“五小工程”建设。

守护平安黄石 警民携手保安宁

罡风涤荡,扫出河清海晏,除去黑恶污浊。聚焦人民群众对平安品质的更高期待,全市公安机关严格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有效提升社会治安掌控力,努力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触手可及。

这是黄石公安系统2024年值得铭记的成绩:圆满完成亚洲桨板锦标赛、啤酒节、黄石半程马拉松等144场大型活动安保任务;保持连续15年命案全破的全省最长纪录,破现行命案11起、命案积案11起,其中距今最久的达34年;民生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21.9%、电诈破案数上升8.1%,打处效果综合排名全省第一。

出重拳、下狠手,在打击犯罪的战场上,一份份捷报频传。强力推进专项行动,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冬季行动”等专项行动为抓手,构建数智化侦查机制,“盗抢骗”案件破案率68.3%;统筹推进“五霸一痞”等整治,破案87起,打处167人。着力优化整体防控,落实武警联勤“四项机制”,抓获违法犯罪人员2018人;组建“最小应急单元”,通过平安黄石“义警”APP排查化解隐患1265起。

这一年,黄石公安防范治理精准高效,全市刑事警情、发案数同比下降13.3%、24.1%,其中电诈立案同比下降2.4%、损失下降5.2%,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31.5%。排查窟窿隐患6694条,化解矛盾纠纷60241起,整改道路、消防等公共安全隐患6330处。交通安全方面,伤人事故同比下降17.4%、未发生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

这一年,黄石公安护航发展成效可观,共侦破经济犯罪案件147起,挽损超3亿元,涉企案件破案率达60.74%。

人民警察,简简单单四个字,诠释的是热爱、是责任,更是融入血液、刻进骨髓的坚定信仰。于庸常中见奇崛、于烟火中见璀璨、于平凡中见英雄,无论在繁华闹市,还是在广袤乡村,那一抹“藏蓝”早已成为人民群众心中最亮的平安底色。

升级便民服务 惠民利企促发展

以人民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

一年来,全市公安机关聚焦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公安职能定位,从便利生产生活、优化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多角度组织部署、综合发力,确保便民服务有温度、利企措施有力度。

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完成大冶市、阳新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新建、改造。全力护航经济发展,建立服务企业“直通车”机制,高效办理爆破作业单位资质换证,城区货车通行7类材料简化至3类并全程网办、一日办结;设置驻企警务联络室101个,开展各类培训29场2627人次。持续优化民生服务,常态推行周六车管所、“潮汐窗口”等便民微服务,优化路口信号配时142处,打造绿波路段8条,城区交通拥堵指数连续8个月下降;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治理,妥善处理阻挡施工事件274起,化解讨薪事件63件。

“一门通办”“一网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实行“居住证持有人落户”和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政策,推进“互联网+户政服务”,实现133项高频户籍业务“一网通办”。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全年共办理户口迁入4861人、户口迁出10696人,流动人口居住登记4136人。户口迁移、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籍类证明等业务实现全国通办,全省率先开通网上办理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累计办理7.9万余条。开展各类文明养犬主题宣传170余次,查处不文明养犬案件72起,涉犬警情同比下降31.25%。

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主动压缩民爆许可办结时限,创新推出线上咨询、初审和容缺受理服务;组织爆破从业人员培训29场2627人次;警方与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警企党建联盟”,推动组织、物资、阵地等资源整合,构建警企共同体。围绕法律服务、政务服务、打击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为企业提供快速高效服务,全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项项高质量的便民利民改革举措,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黄石。

赤诚初心,无悔践行。2025年,全市公安机关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顽强的作风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黄石篇章贡献力量。(记者 廖巍巍 通讯员 吴俊 熊静怡)


编辑:郭明磊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