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政协委员为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建议:在艺术中体会生活的美好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9日讯(记者汪文汉)1月9日中午,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邱玲,武汉楚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夏青玲,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荔等3位市政协委员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为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建议。

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邱玲(左一),武汉楚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夏青玲(左三),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荔(左二)等3位市政协委员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

夏青玲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抑郁、焦虑和压力已成为常见的情绪困扰。艺术疗愈是通过艺术手段来帮助治疗心理障碍,通过创造性的过程处理压力、创伤和痛苦,能达到治疗效果。艺术疗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观赏性艺术疗法是通过欣赏和观赏各种艺术作品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创造性艺术疗法是鼓励个体主动参与艺术创作,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和戏剧等,通过创作的过程,个体能够释放压力、表达内心情感。

王荔建议,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音乐厅和剧场等场所,为青少年拓展新的艺术空间。组织文艺团体为中小学生举办的惠民演出,并开展“走进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音乐厅和剧场”的“五个一打卡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切身体会生活的美好。幸福的体验源于通过嗅觉、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重感官的交织体验而不断升华。

邱玲建议,通过与专业院团和中小学的合作,将课堂教育与舞台表演相结合,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团队合作、语言表达、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等方面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戏剧,孩子们不仅能宣泄情感,还能陶冶情操、培养艺术素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2025年将推出话剧《如歌》,儿童剧《封神之托塔李天王》《有仙气》,木偶剧《卡卡的神奇药水》等剧目的演出,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要。

【编辑:姚昊】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