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5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林玉霞)“企业取名叫‘心生’,一个是因为我们的医疗机器人专治‘心’病,二个是取‘新生’的谐音,我们在武汉完成了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新生’!”1月3日,武汉心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生科技”)创始人、33岁的杨满义介绍,企业位于江夏的办公室正在装修,春节后就将投用。一周前的2024年12月25日,企业完成注册,在汉启新。
像心生科技这样的中小企业,武汉2024年全年净增16.1万户。2024年初,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局正式挂牌,建立起横向集聚各类服务资源,纵向贯穿市、区、街、站的企业服务体系,构建中小企业服务网络。至2024年12月末,武汉中小企业总数达105.48万户,企业总量提升至副省级城市第4位。这是武汉继2023年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后,在企业发展数量上迎来又一重大突破。
杨满义博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在校期间他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研发出全球首个可注射溶栓纳米机器人,大小相当于万分之一头发丝粗细。机器人能通过静脉注射方式被注入体内,完成心血管疾病的安全靶向治疗后,还可以自动拆解成单个的纳米粒子,并在体内进行快速降解代谢。带着项目参加第九届“创客中国”武汉赛时,他一举摘得创业组冠军,并希望将该项目产业化。
在比赛过程中,武汉市中小企业服务专员就已“盯”上了他,不仅为杨满义团队对接了重点双创平台,还助力企业在汉落地。
“以前会担心这担心那,担心公司‘小’了获得的资源也少,担心要把梦想‘孵’大路程漫漫。”杨满义说,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公司选址、税务、知识产权都有专员事无巨细手把手教,而且服务专员还会交代场景对接、企业融资事宜,“连‘长大’的事都考虑了,要陪着我走‘长路’”。满义表示,很满意。
据了解,武汉经营主体中,九成以上都是民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像心生科技这样的中小企业已经占据了新兴产业的赛道和领域。以光谷为例,据《2024光谷中小企业发展报告》,近3年,光谷新注册活跃中小企业中,新兴赛道企业占比超六成。2024年1—10月,光谷15%中小企业的营收增长超过20%。
据了解,2024年,武汉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202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家,总数分别达到6686家、2170家和348家,中小企业呈现量质齐升发展态势。
武汉中小企业得以接续生长,与全周期“养育”不无关系。全市建设了656个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2445名服务专员都是中小企业的“娘家人”,企业无论在哪个街道、哪个园区,都能就近获得精准服务;为让企业长个不愁“养”,武汉每年引导银行、保险、股权投资等金融机构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不少于100亿元的融资支持,让企业不缺资金、不缺人才、不缺场景、不缺政策,推动“个转企”“企进规”“规改股”“股上市”;同时还让产业成群规模“长”,引导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脑机接口等领域大展拳脚。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今年发布的《2023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中,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综合得分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第9,连续3年排名实现进位。
(柳莺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