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空军老兵追忆参军岁月:曾极力反对的母亲态度大转变

“我17岁参军,当时上高二,就是觉得参军光荣。”2024年12月12日,记者辗转联系上定居深圳的敖良忠。在老伴的协助下,91岁的他通过视频接受采访,回忆了73年前响应抗美援朝号召报名参军场景。

图为敖良忠近照。

参军前母亲凑钱买金戒指

敖良忠1933年3月在汉口出生,父亲做小生意,母亲在被服厂上班,家境贫寒,他是家中独子。

“我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全靠母亲一个人赚钱养家,日子过得很艰苦。”1949年,16岁的他很争气,考上了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他说:“家里经济状况不好,我申请了助学金,才勉强上得起学。”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全国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验”)校园内,学子们纷纷弃笔从戎。

“没有什么犹豫的,为了祖国上战场,参军很光荣。”敖良忠回忆,班上的男同学们有一半都报了名,女同学们热情也很高。

得知儿子参军的消息,敖良忠的母亲极力反对。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亲又去世得早,母亲想让他当学徒做店员。“我根本不想当店员,一心要去当兵,母亲拗不过我,既担心又伤心。”

最后,母亲还是依了他的心愿,让他去参军。走的前几天,母亲把家里的钱东拼西凑,买了一个金戒指给他,还交代他:“出门在外,带着傍身。”

他回忆:“这个戒指很小。买戒指的钱是父亲去世时家里的亲戚们给的。这些钱本来是母亲留着过日子用的。”

图为敖良忠1956年军装照。

“这和国民党抓壮丁不同,我放心了”

1951年1月16日参军那天,上了火车,本来以为会一直向北,结果到了孝感就下了车。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和班上的陶伟、李超民同学等都被分到了空军中南预科总队二大队六中队。

他离开武汉后,母亲寝食不安,日夜难眠。打听到他在孝感后,他的母亲专程和其他同学的家长一起到部队探亲,还参观了军营。

“家长们担心我们过不好,结果发现个把月没见,我们竟然还长胖了、长结实了。”他笑着跟记者说,参军后伙食非常好,吃的“大灶”有肉有菜,比在家吃得强多了。

母亲跟他说:“你们参军和国民党‘抓壮丁’不一样,生活过得好,每个月还发生活费,部队有发展,我就放心了。”这次,临别前,他就把那枚金戒指还给了母亲。

1951年5月,敖良忠和省实验同班的李超民、汪学钰等同学一道来到锦州空军第三航校。他被分配学习飞机机械。

“同班的陶伟被选上当了飞行员,我们其他人学的都是地勤。”他介绍,空军作战体现在飞行员升空迎击敌机,但空军部队基础保障工作要靠地勤人员,这些人负责飞机的机务保障工作,其中还要细分为飞机发动机器、电器仪表、无线电、军械等。“这就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和技术。”

见证祖国空军初创时期的艰辛

1952年,在空军第三航校学习毕业后,敖良忠又被分回到了武汉王家墩机场工作,他被编入空军第十九师。后来,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师。

“那时,国家深切意识到不能仅靠买飞机建部队,必须自己造飞机。”敖良忠说,国家将他们这些掌握了飞机技术的高中生抽调一部分去了工厂,成为技术力量。

20世纪60年代,武汉某飞行部队有架飞机出了问题。飞机从天上降落至地面后不能在地面直行,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飞机这样就会滑出跑道,发生危险。

这架飞机进入修理厂后,一直找不到问题所在。飞机换了新零件,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后来,修理厂的机械师找到了敖良忠,请他协助维修。

“我检查了飞机,告诉飞行员,飞机向右边偏飞后,强制将飞机操纵杆向左是错误的。”敖良忠发现,飞机右侧刹车的软管被压扁、不放气,所以飞机就往右边跑。找到症结后,这架飞机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视频那头,这位91岁老人不仅给记者讲解了飞机维修的专业知识,他清晰地记得:“我修的飞机型号是米格-15比斯,发动机最高转速可达13560转。”

(长江日报记者耿珊珊)

【编辑:王戎飞】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