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肯定有读者说作者故意玩深沉。“豫鄂”“鄂豫”不就是河南、湖北两个省的简称顺着念、倒着读吗?其实,豫鄂和鄂豫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所包含的意义完全不一样。孝昌县博物馆张耀明、王方两位熟悉历史的专家介绍说,“豫鄂”指的是抗日战争初期,李先念、周志坚等红军战将率领抗日挺进队从延安来到豫鄂的土地上展开对日作战时,我党抗日武装的称谓,而鄂豫指的是我党在湖北、河南交界处建立的根据地和民主政府。
孙家畈革命旧址,坐落在京广铁路孝昌花园站东面,修旧如旧的纪念馆成为人们红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1、一群雕像和一个省的党政军领导班子
你可知道,75年前的夏初,位于孝昌县花园镇孙家畈村一座二进三重的民居里,发生了一件我省历史上的大事。原来,新中国的湖北省委、省政府、湖北军区就诞生在孙家畈。这里没有经历枪打炮轰、硝烟四起,但这幢普通民居里共和国的历史上极具高位。
冬日的阳光下,位于孝昌县花园镇铁路东的孙家畈革命旧址格外引人注目,蓝天白云下,修旧如旧的旧址古朴典雅,前去参观学习的人群络绎不绝。在孝昌县博物馆张耀明馆长的陪同下,走进了这座二进三重的房屋,门楣上“世振金声”的匾额清晰可见,旧址的大屋内曾经居住着17户孙姓人家,“世振金声”当是家族的良训。
来这里重点看什么?张耀明馆长说,湖北省委、省政府、湖北军区在孙家畈办公的时间很短,但不到两个月发生在这里的大事,桩桩件件连着人民共和国诞生的节奏,连着新生的湖北省政权的建立。1949 年5月20日,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湖北军区正式成立,并将铁路东的花园孙家畈确定为机关的临时驻地,开启了湖北解放的前奏,成为湖北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孙家畈旧址正厅的一座大型雕塑《坚定的步伐》,生动地展现出李先念、刘建勋、王宏坤、刘子厚、王树声、聂洪钧、王任重,七位新湖北省委常委,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他们迎着朝阳阔步向前。背景浮雕展示湖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疾驰于荆楚大地上,象征湖北党政军机关从孙家畈出发,踏上新的赶考征程。
孙家畈革命旧址一一湖北省委、省政府、湖北军区成立办公旧址的匾额下,仍然保留着“世振金声”的家训牌匾。
1947年5月16日,党中央决定以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等组成新的中原局,领导中原地区的党政军工作。8月,刘邓大军展开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刘邓大军与陈谢、陈粟两路大军,形成“品”字形格局在中原大地纵横驰骋。极大地动摇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一份毛泽东主席起草的中央军委关于挺进大别山的行军和作战方针部署,给刘伯承、邓小平的电报复制品。使人倍觉振奋。
1948 年5月9日,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领导,做好迎接全国解放的准备,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重建中原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接着,淮海战役的胜利,大大加速了全国的解放进程。1949年初,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响彻江北大地,中国革命胜利在望。那一年麦苗起来草花黄的时节,四野大军如下山猛虎从华北直奔长江岸边。
旧址大厅里的李先念、刘建勋、王宏坤、刘子厚、王树声、聂洪钧、王任重,七位新湖北省委常委的大型群雕。
2、一个决定和一个人的最新任命
1949 年初,湖北成为解放军渡江南进的基地和重要后方,建立统一的湖北省党政军领导机构迫在眉睫。同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期间,毛主席亲自找李先念谈话,选派他回到湖北全面主持湖北党政军工作。 您可知道,党中央、毛主席为什么要选派李先念回湖北主持党政军工作呢?那是因为战争年代的他骁勇善战、贡献突出,功勋卓著,在重大历史关头讲政治、顾大局、有担当,且不怕牺牲、屡建奇功。李先念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长期战斗在湖北,她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1949年4月至5月期间,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部署下,组建湖北省党政军领导机关、确定主要负责人等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湖北省委、省政府、湖北军区自孝昌花园孙家畈迁到武昌后,湖北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掀开崭新篇章。这是省政府主席李先念及副主席发布的政府令。
3、一张统计表和一份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9年5月16日,紧邻孝感的武汉三镇获得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湖北的统治被彻底摧毁。湖北省党政军机关成立后,快速南下的冀南支队、江汉解放区、鄂豫解放区和桐柏解放区四路英豪会师孝昌花园。5月20日,湖北省党、政、军系统在花园孙家畈召开干部大会,正式宣告省委、省政府和湖北军区成立。 5月23日,省直机关的庆祝集会在孝昌花园举行,王宏坤主持大会,湖北军区参谋长张才千将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花园人民锣鼓喧天,热烈庆祝新湖北党政军成立,当时的《长江日报》还登载了这条喜讯。 直至 6 月下旬,位于孙家畈的湖北省党政军所属各机关,陆续迁往武昌阅马场的红楼。孝昌县花园的孙家畈成为历史的记忆。
湖北党政军机关成立后,湖北全境尚未完全解放,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湖北军区,在支持解放军南下作战的同时,积极配合第二、第四野战军解放了湖北全境,开展反霸剿匪斗争,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展厅里的一张湖北全省人民支援第二、四野战军部队的粮秣近两亿斤、柴草2.4亿斤,还动员百万民工送军粮、送弹药、抬担架、修公路、支援民船5千只……这些粮秣物资、后勤辎重,是湖北人民了紧裤腰带贡献出的,极大程度保证了南下西进的部队作战的顺利展开。
1949年7月初,第四野战军39、47军等部队发起宜沙战役,李先念命令湖北军区独 立第一、第二师及荆州、宜昌军分区部队配合主力作战。经十日激战,最终解放宜昌、沙市。 1949年8月,在李先念主持下,湖北军 区成立了由张才千负责的西线指挥部,指挥
独立第一、第二师继续沿江向西挺进,先后解放了兴山和秭归两座县城。《人民日报》还刊载的关于“湖北军区地方武装解放兴山秭归”的内容。 1949 年 11 月,张才千参谋长指挥湖北军区独一、独二师 及当阳军分区一部,配合第二野战军、第四野战军部队发起鄂西南战役,并迅速取得了鄂西南战役的胜利。至此,湖北全境彻底解放。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湖北全省人民在省委、政府和军区的领导下,积极支援南下的人民解放军作战行动,这里为第二、第四野战军筹集的粮秣、柴草、民用船只等,还有百万民工支前的贡献,令后人永世忘记不得。
4、一个小村和一座英雄县城
曾经,很多人一听到孝昌县的名字,首先是不甚了解,其次是莫名的歧义。宽宏大量的孝昌人并不计较这些,因为孝昌县、花园镇还有孙家畈,你不知道我不怪你。这里专门跟你说说花园、孝昌的重要和饱含的价值。
孝昌,是一块红色热土,在党的领导下, 孝昌儿女浴血奋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的烈士就超过万人,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人们熟知的开国将军刘震、石忠汉、杨焕明等。湖北之北、河南之南的孝昌物产丰富,所产的太子贡米、江河萝卜,是闻名全国的地理标志产物。古镇花园连接京汉、沟通秦巴,历来是封建王朝必争的兵要地志。光荣的革命传统、重要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及快速发展的革命形势,使得花园成为当时湖北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的首选之地。
位于孝昌县北部国家4 A级景区观音湖畔的小悟乡阳大湾阳氏祠堂,是中国人民抗大十分校旧址。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五师的军政干部、战斗骨干都是在这里学习深造后走向各个战场、根据地的。
1926年8月,孝昌卫店刘家营党支部的成立,成为境内第一个党组织。1926年10月,中共孝感县特别支部成立, 次年5月,特别支部改为中共孝感县委员会。1927年8月,中共京汉路区特委书记郭述申回到孝感,恢复中共孝感县委,鄂东北革命斗争的领导中心转移到今孝昌县境内。1929年5月,徐海东在孝昌县小河一带开辟根据地,打开了革命的新局面。1930年,孝感县分属陂孝北、河口、云孝三个县委管辖。1930年5月至7月,徐向前率红一军第一师先后出击平汉铁路、袭击花园镇,打击了反动派势力,扩大了红军武装。1934年11月,红25军离开鄂豫皖长征后,鄂豫皖苏区进入最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1935年3月,根据地留下的各级干部,组建了孝感县便衣队,坚守在大小悟山的根据地。“……任你敌人多猖狂,红旗不倒志如钢。 三天不吃饭,照样打胜仗。”这是坚持留守的游击队员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写下的歌谣。
1938年10月,红四方面军将领许金彪等在孝昌县北部成立了抗日防护团,这支鄂豫边区最早的民众抗日武装。后编入李先念的新四军部队,成为新四军豫鄂挺进支队的一部分。李先念、刘少卿、陈少敏、任质斌的名字,连同他们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事迹,留在孝昌人民心间数十年。赫赫有名的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就设在孝昌县著名的国家4A级景区观音湖畔的小悟乡大阳湾阳氏祠堂里。如今,祠堂因为曾是抗大校园,成为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43年春天起,宽敞的祠堂和千年银杏、百年松柏下,就是抗大学员学军事、学政治的课堂,她是新四军第五师培养干部骨干的大学校,从这里走出的战斗骨干不仅上阵杀鬼子,也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1946年 6月26日,是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日子。这一天,中原军区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李先念、王树声、王震等人的率领下,于大悟县宣化店实施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1947年底,滴水成冰的日子,刘邓大军所属部队进驻孝昌县滑石冲,开辟了陂孝解放区。
1949年3月31日,湖北军区参谋长、江汉军区司令员张才千率部在桐柏军区的配合下,发起花园(西)战斗。经过三天激战,古镇花园宣告解放。当年的《辽北日报》还登载了“中原解放大军解放花园等地”的报道。(张耀明 王方 汤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