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尽最大作为,必须立足高校工作岗位,团结广大教职工,坚持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鲜明主题,自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找准高校工作定位、明确高校努力方向,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髓要义,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广阔前景作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紧紧围绕改革这个关键,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上做真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强调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为高校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和《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决定》《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各项要求尤其是对高校的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按照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要求,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教、人才优势,在构建以“用”为导向、以用户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为载体、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中,释放地方高校的“地气”,发挥高等教育的“才气”,展现大学的“志气”,充分彰显大学的“思想库”“人才库”“科技库”的新型智库作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湖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紧紧围绕“用”这个导向,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上下真功夫
要按照党中央、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要求,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支撑,在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作出高校的积极探索。首先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作出高校的积极探索。推动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发挥高校的科技牵引作用,探索建立校地企协同与校内改革一体联动的高校有组织科研新模式,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化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有组织地服务湖北区域创新与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具有高校价值、体现高校贡献度的新质生产力。第二要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作出高校的积极探索。建立高校资源配置激励机制,支持高校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大力推进学科学位授权点建设,提升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占比,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加快关键领域学科专业建设,使高校学科专业的人才供给与社会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有机衔接。第三要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作出高校的积极探索。主动适应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基础学科研究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从思政引领、招生管理、培养过程、评价体系、导师队伍、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全面建立人才自主培养良性机制,引导和强化导师履行研究生培养及其科研指导、职业发展、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全方位的责任,打破教学科研边界,以重大任务为牵引,将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大成果的有组织科研优势转化为有组织人才培养优势,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支持扶持大学生创业创新机制。第四要在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上作出高校的积极探索。着力破解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科技创新牵引教育改革成效不显著、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不顺畅等结构性矛盾问题,一体化设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突破学科、学院、学校边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再出新,夯实基础学科的根基,探索建立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科技、科技引领教育的良性循环机制,全面构建“政策互通、资源互通、体系互通”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工作格局。
紧紧围绕“人”这个主体,在团结凝聚上有真作为
作为高校工会工作者,要找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首先要牢牢把握工会职工群众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强化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动员全校教职工群众坚定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第二要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团结引领广大教职工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不断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优化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三要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励广大教职工开展有目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华章,努力奉献高校的智慧和力量!(作者:孙超,作者系江汉大学工会副主席,湖北省县处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班学员)
值班编辑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