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图腾 | 全国网友看武汉㊾
长江网 2024-09-17 20:13

【一网情深】武汉长江大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是新中国桥梁建设的第一座里程碑,拉开了中国现代化桥梁建设的序幕。今年10月15日,是武汉长江大桥67岁的生日。外地网友来武汉,游览长江大桥是必选项目,他们说,这座大桥历史意义非同凡响,总能给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1大桥2.webp.png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图源长江头条

跨越历史时空,看武汉长江大桥之重

长江头条网友@今日观察写道:说起武汉长江大桥,需要穿过历史的时空来俯视。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值得铭记:从北京到汉口的京汉铁路,1906年4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从广州到武昌的粤汉铁路,1900年动工,直到1936年才全线通车,前后经历36年。两条分别长达千余公里的铁路,汇聚到武汉的长江两岸,隔江相望21载,直到1957年10月15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1年间,南北货物列车过江需靠轮船摆渡。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对于贯通祖国南北经济大动脉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北京网友@刘青山:新中国成立之前,武汉三镇每日依靠轮渡和木筏来往的人数高达11.5万人次,每年水上遇难人数平均超过300人。

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前后,毛泽东主席先后四次亲临工地实地考察、视察。大桥建成后,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等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先后来参观。

1大桥7.png

历经沧桑,屹立如初。图为2007年的武汉长江大桥。资料图片

广东网友@余卓妍:武汉长江大桥作为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价值远超出一座普通桥梁的范畴。

这座大桥的建成,打破了长江天堑对南北交通的阻隔,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它像一条巨龙横跨长江,使得长江两岸的物资流通更加便捷,南北交通更加畅通。

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它的成功建成,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此外,武汉长江大桥还成为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为后续的大型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它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在当时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汉长江大桥还象征着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图腾。

1大桥4.png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2024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迎来67岁生日。图源长江日报

长江网记者李建华 整理

(值班总编辑 陈志远 值班主任 熊展平 值班编辑 代婧怡)


相关阅读

2
6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