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叶军 张靖)“从1979年开放之初接待游客2万人,到今年游客到访近300万人,洞窟内各项指标保持平稳。”12月7日,在第四届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24长江文化促进学术年会上,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主任李萍带来题为《数字化技术在莫高窟保护与开放中的实践》的主旨发言时指出,数字化平衡了莫高窟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主任李萍。长江网记者彭年 摄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营造千年之久,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宏大、集珍贵性与脆弱性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是沙漠中的绿洲,属于干旱性沙漠气候。一年的降雨量只有40毫米,蒸发量却有2500多毫米。这样的环境,对莫高窟保护形成莫大挑战。莫高窟735个洞窟中,有壁画、塑像的洞窟是492个。长年的风沙磨砺、洪水侵蚀,包括参观带来的压力,使得这些洞穴或轻或重,都存在一定的病害。在这样的情势下,如何让莫高窟这颗“东方艺术明珠”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在数字化保护之前,主要是靠临摹留存画作。”李萍介绍,当年洞窟里没有电,前辈们就拿着蜡烛,攀上脚架,或者拿着玻璃或镜子,站在洞口通过光线反射进行临摹,过程非常艰辛。但是临摹保护力度有限,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段文杰心系敦煌50余年,也只留下340幅临摹品,共计140平方米。而他面壁临摹的面积和数字至今无人能超越。
“今年是敦煌研究院成立80周年。前五十年对莫高窟主要是做抢救性、科学性保护,到了20世纪90年代进入数字化保护阶段。”
李萍介绍,数字化的发展,对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带来极大帮助,比如记录不同类型的壁画病害信息,利用三维模型数据模拟洞窟环境等等。
61窟的五台山佛壁画,尺寸长13米、高5.8米,以4821张数字化照片形成的整体图像,于2008年在北京敦煌大展时推出,让观众感受到极大震撼。这张图是藏在洞窟一幅背屏之后,如果临摹采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最终通过数字化完整采集并呈现出来。
“可以说,数字化赋能,很好地平衡了莫高窟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李萍介绍,今年通过与华为合作,打造了飞天专题线路,虚拟与现实融合,游客手持终端,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飞天形象,可以跟九色鹿、飞天合影,最后还能生成一个小视频。同时,针对喜欢深度游的游客,他们还与腾讯合作,制作“寻境敦煌”,游客通过手柄,就可以对285洞窟进行沉浸式体验。
“明年3月,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将投入使用,届时接待应急人数将达到12000人。”李萍表示,过去对外宣传敦煌多是带临摹品出去,但是临摹品对布展环境要求很高。推行数字化后,敦煌文化走出去更加便捷,这些年,敦煌文化频繁走进学校,走进不同城市,走出国门。“数字化让敦煌不再遥远。”
(值班总编辑 王雪 值班主任 张萌 值班编辑 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