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情深】“三楚名楼曾付火”“九霄仙鹤又乘风”。2023年,武汉黄鹤楼迎来1800岁生日,而今年是新中国黄鹤楼重建40周年。黄鹤楼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来武汉绕不开黄鹤楼,当人们游黄鹤楼时,到底有些什么感受?来看看网友们的精彩说法。
光彩夺目的黄鹤楼。图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公众号
“诗楼”和“仙楼”兼具的一座楼
湖北网友@相见在武汉写道:
词学泰斗唐圭璋先生的弟子王兆鹏教授,曾经出过一本《唐诗排行榜》,崔颢的《黄鹤楼》位列第一。我们从他研究过的古诗词中,了解到了一个神奇的黄鹤楼。
黄鹤楼是中国文化里,难得的“诗楼”和“仙楼”兼具的一座楼。
古代的诗人们兼职旅游博主,每次游览留下诗作当游后感。据学者统计,文人墨客们为黄鹤楼写的诗共有一两千首,其中崔颢的《黄鹤楼》最有名。
从唐代到现代所有名家的选本,《黄鹤楼》是入选次数最多的一首诗,不少人将《黄鹤楼》称为唐诗七律第一。宋人还有一个口头禅,叫“莫因崔颢不题诗”。
《黄鹤楼》在历史上有如此深远的影响,还得从那段“诗仙搁笔”的佳话说起。当李白来到黄鹤楼游玩,诗兴大发,却发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一首连“诗仙”李白都甘拜下风的诗,一段文人间惺惺相惜所传的佳话。李白和崔颢笔下的黄鹤楼又是如此仙气飘飘,美轮美奂。黄鹤楼成为人人向往的名楼。
崔颢的《黄鹤楼》被后人反复引用,“崔李佳话”不断地吸引文人们前来黄鹤楼怀古写诗,黄鹤楼成为了最知名的一座“诗楼”。
那么,黄鹤楼为何是“仙楼”?
无论是《图经》上写的费祎成仙,骑着黄鹤在此小憩的故事,还是辛氏沽酒的故事,人们想象中的黄鹤楼,如同天方楼阁,仙鹤在云雾中翩跹。
神话的影响力不止于平民百姓,崔颢来到黄鹤楼,也是为了一瞩“仙楼”风采。所以不少诗人笔下的黄鹤楼,既仙气又飘逸。
黄鹤楼耸立于长江畔,宛如“城市的瞭望者”。图源中新网
长江网记者李建华 整理
(值班总编辑 陈志远 值班主任 熊展平 值班编辑 代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