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苑
要有怎样高明的医术,才能手持手术刀,将依附在身体内核的“病”细胞彻底剥离、剔除开来?要拥有怎样高度的心理造诣,才能精准地捕捉到一个人骨子里“善”与“恶”的瞬间?又需要怎样的苦心积累,才能将人性的繁复像刻刀一样描绘出来,唤醒岁月的铭记?还需要怎样飞蛾扑火的热爱,才能以书写的方式,让生命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
没错,这是我品读昔日武汉市作协签约姐妹、湖北武汉市汉阳区作协副主席梁小琳最新长篇小说作品《孤之旅》,脑海里冒出来的层出不穷的追问。
当创作成为一种谋生工具或手段,焦虑的心境好久不曾这么细细去品读一本小说了。而梁小琳这部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2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孤之旅》一经打开,便再也放不下了,居然利用周末两天遐闲时间,如饥似渴般一气读完。
小说的主要背景,大约发生20世纪60年代至80、90年代的四、五十年间,讲述了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主人公余二月跌宕起伏、命运多舛,残酷人性与天降贵人带来的小确幸,让命运之轮演绎成的悲喜交集的人生故事。
一
你将成为功名盖世的英雄,还是成为淹没在芸芸众生中的尘埃,都会隐藏在你的努力中,当然还有命运之神的馈赠。
然而,余二月的人生战斗还不曾打响,母亲在他五岁那年,便给他懵懂无知的岁月,蒙上了一层残酷的阴影——在大年初二的大冬天里,他这个没有大名的老七,穿着破烂的单衣裤、被母亲从破棉絮里揪出来,将双手反绑,吊在屋檐上拿着竹蔑条恶狠狠地打得半死,恨不得要他将吃进肚子里的肉丸子吐出来。原来母亲怀疑他将家里原本大年里计划一家九口人每天一人吃一个的肉丸子,偷吃了一半,而在他母亲的眼里,他的贱命值不了这么多钱!后来母亲发现肉丸子竟然是老鼠所为,然而母亲对他的狠毒,却成为老七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母亲留给老七唯一的温情,便是在他六岁时的一个大年初二,给他这个从没穿过鞋的幺儿,套上了一双上面几个哥哥穿过的一双破而大的棉鞋,并说大哥要带他去汉口大伯家。怀惴着去大伯家吃水果糖的美梦的老七,万料不到这是母亲的一个阴谋,到了汉口,大哥以去给他买烧饼为名,将他抛弃在一个寒风凛凛的陌生街巷。原来母亲之所以不待见他,除了父亲常年卧病、家里有七张男孩儿的嘴都要等着吃饭,更因为他长有六根手指头,母亲迷信:老七是一个天生克自己命的灾星。
就在老七身陷绝境之时,一位六旬奶奶出现了,这位奶奶唯一的13岁的儿子,在一次游泳中淹死了,这一打击,几乎让她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善良的奶奶把老七带回家,用大盆的温水、香皂清洗着老七脏兮兮的身体,并给他取了一个名字“余二月”。奶奶告诉他这名字的来由:奶奶姓余,是二月里将他从大街上捡回家的,为了纪念这一天,所以取名为“余二月”。
不曾得到过家庭温馨的余二月,在奶奶这儿得到了加倍的补偿:奶奶给他轻轻地剪脚指甲,做新鞋,并且大、中、小号,平绒、毛呢的、涤纶的、帆布的,奶奶像做艺术品般为二月做了一双又一双,还让余二月上学读书。
然而,这样甜蜜的日子只过了一年,奶奶却因脑液血去世,余二月又成为一个孤儿。
奶奶去世后,很少往来的亲戚,甚至邻里,面对余二月的孤立无援,名里暗里拿走了他家剩余的米面,油盐,包括奶奶为他准备的新鞋也都偷走了,亲戚还霸占了奶奶的房子,人性中的丑恶在这一过程的表演中暴露无疑。
好在,余二月得到了政府的关怀,被街道主任安排到了孤儿院,由此,他人生中的第二尊菩萨似的人物冯修漪出现了,她是英国人,是这家有着皇家气派孤儿院的副院长,也是余二月内心里喊了无数次的“妈妈”.
二
这是一座早年由英国人创办的孤儿院,解放后由中国政府接管。在余二月的世界里,这座古朴而气派的孤儿院,相较于他在农村贫苦而愚昧的原生家庭来说,就如同进了天堂。然而,天生有着绘画天赋的余二月,却因“六指头”被同学发现而遭到了排斥和欺侮。尤其是孤儿院杜秀芝阿姨当着大家的面对他的嘲笑,余二月终于爆发了,他打了杜秀芝阿姨,因此被他称作“妈妈”的冯修漪副院长,将他关了禁闭。就在他的内心频临漰溃,同样身为孤儿、脸颊处留有一块红胎记的“云朵”姑娘,从食堂偷来了两个馒头,送给了一天没吃饭的余二月。
“六根指头”成了余二月的心魔,他深夜铤而走险翻进厨房,偷走菜刀准备剁下自己那根多余的、可恨的第六根指头,却因此惊动了厨师。“是谁偷走了厨房的菜刀?!”一个“偷”字,足以让余二月在这里待不下去。关键时刻,他的一声“妈妈”,唤醒了冯院长的母爱,她帮余二月躲过了一劫,并准备带他去医院切除给他带来羞辱的第六指。就在冯修漪准备骑单车带余二月去医院时,因余二月上后座时用力过猛和紧张,撞翻了单车,导致冯修漪撞掉了一颗门牙,嘴唇流血不止。余二月十分内疚自责,这时的冯修漪并未责怪余二月,她没考虑自己已“破相”的脸,带余二月去医院切掉了令他痛恨的第六根手指头。冯修漪温柔善良的性格特征,在这里充分展现出来。
在余二月手术养病期间,他无意间看见了离孤儿院不远的马路边一位修自行车的人,他正想将冯修漪那辆被摔坏的自行车把柄拿来修一下,却发现这个修自行车的人竟然是他的大哥。此时余二月的内心掀起了狂风巨浪,多少委屈与恨涌上心头。作者梁小琳在这一段的描写中,展现了她捕捉人性的细腻与震荡心灵的艺术手法,感人至深,情与理的交织,催人泪下。
三
余二月做得最“英雄”的一件事情,便是在市长及教育局来孤儿院调研时,他当着杜秀芝的面,举报了她虐待残疾儿童的事情。尽管这不乏带有一点报复杜秀芝的念头,但不得不说他成长了,敢爱敢恨了,也为世间的不平勇于发声了。
小说跌宕起伏,高潮不断。孤儿院殷修善院长的跳楼而亡,在这个归于平静的孤儿再次掀起狂风巨浪,而曾经是修女的冯修漪副院长,对于殷修善院长的离世所表现出的既克制又无法掩饰的悲痛,让人感觉这悲痛中有一种怪怪的,说不清的情愫。随后冯修漪副院长留下了一封长长的遗书,终于将这一层面纱揭开。原来曾为修女的冯修漪副院长,一直暗恋着院长殷修善,殷修善对冯修漪的暗示却很暧昧,但因其受过英式教育的他俩,都曾在上帝面前许下过圣愿: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上帝,不得结婚。但作为人都是情感动物,正是这种扭曲的对所谓信仰的忠贞,才使殷修善院长走上了绝路。万念俱灰的冯修漪决定随殷修善而去。在走之前,她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余二月。冯修漪将自己一生积攒的3600元钱,分成了两笔存进了银行,2000元钱给余二月,1600钱捐献给孤儿院。遗书写了两份,一份连同存单放在了办公桌上;一份遗书寄给了辖区派出所的龚所长。
当龚所长一行打开冯修漪的房间时,并没有看到遗书及两张存单。经过调查,是杜秀芝阿姨将两张存单和遗书偷走了,她也为此被孤儿院开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围绕冯修漪留给余二月这笔2000元的存款,孤儿院财务股的郑玉明股长却起了贪心,他对余二月连哄带骗地搞走了500元,但剩下的这1500元钱依然给了余二月大胆追求梦想的勇气:他离开孤儿院,去寻找他的“冯妈妈”。
四
他辗转来到青山老工业基地,这里有密集的棚户区,他想在这里租一间简易的房子,可他进去不仅没找到简易的房子可租,半天却找不到出口,还发现一厕所旁有一间废弃的脏乱空房子。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将这间废弃的房子拾掇后作为暂时的安身之地。他来到人头攒动的江汉路,身旁放着画有冯修漪妈妈的牌子和寻人启事,又用画版画冯修漪妈妈,因为他满脑子都是他的冯妈妈。没想到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同情,并向他投掷人民币,一分、两分、五分的都有,一天竟能挣上大几毛钱,这是他预先没有想到的。
为了赢得更多人的关注更、快地找到冯修漪妈妈,他又来到工业区云集的汉阳鹦鹉大道。几个月之后的一天,爱惜人才的汉阳棉纺织厂的葛厂长注意到了他,居然推荐余二月去其子弟学校,名叫“创新纺织学校”读书、学设计,并承诺,他毕业后就可以到该厂宣传科或设计室上班,学费厂里出,生活费厂里可以每月预支他30元,工作后再每月从他的工资里扣除。
天降的好运,容不得他犹豫。就在他去孤儿院拿户口薄、开介绍信,准备去子弟学校报名时,却意外地见到了冯妈妈,原来命不该绝的冯修漪,去龟山跳崖时被一棵树杈挡了一下没摔死,被过路的行人救下送到了医院,她又重新回到了孤儿院,并四处打听余二月的下落。 当余二月苦苦寻找的冯妈妈真正地出现在他面前时,瞬间俩人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片刻后,余二月醒了,他想起了冯修漪妈妈留给他的2000元钱,除去郑玉明股长哄骗走的500元,现在还有1300余元,他想冯修漪妈妈既然回来了,这钱就要归还给她,而现在,这钱对余二月来说,早已成为他自己的一部分了,他已经认为这钱就是他自己的了。
于是,余二月对冯修漪妈妈谎称他考取了“湖北省美术学院”,现在学校需要户口薄和介绍信。当冯修漪妈妈拿着为她准备好的户口薄、开好的介绍信再见到他时,他却有些慌乱地只说了一句:“妈妈,我会再来看你的!”就匆匆地离去。一个曾看似单纯、懂感恩的年轻人,在利益面前他的良心崩塌了。
两年之后,当余二月发现他视若命根子的这笔存款竟不翼而飞、警察也无法破案时,他的“良知”又“复苏”了,他买了水果、糖、糕点,去孤儿院向冯修漪妈妈“坦白”这一切。然而,他得到的消息是,冯修漪妈妈在两年前,也就是她跳崖摔伤恢复后,再次选择离开了孤儿院。
“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悲痛,仿佛再次叩动了余二月的心灵,但真正能触动他的又是什么?这个问题作者梁小琳在这个小说里给读者提出了思考。
五
命运终究对余二月是不薄的,在写生的江边公园,他竟然与孤儿院他被关禁闭时送给他馒头的云朵,不期而遇并相爱结婚,婚后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正当这个家庭走向正轨时,市场经济大潮袭来,几乎所有大小型企业都面临着挑战,汉阳棉纺织厂经济效益持续下滑,不得不减员增效,动员职工另谋出路。为让妻儿能过上好生活,余二月办了一张武汉大学设计专业的假毕业证,应聘去了深圳一家服装公司。
为了尽快胜任这份工作,余二月一头钻进了图书馆,没日没夜的学习、钻研,加之良好的绘画天赋,为厂里积压的吊带裙设计出了配套的外搭,一时间他的这个创新作品风糜大街小巷,他不仅坐稳了月薪四千的设计宝座,冯厂长还因此奖励了他一万多元钱,这在当年的武汉是不可能实现的。
工作竞争中的高压,两地分居的孤独无聊,余二月竟然与酒吧女詹琪厮混在一起,口口声声要给妻儿高质量生活的余二月,却因詹琪怀孕而放弃了与妻儿年节的团聚;当詹琪查出患有艾滋病后,余二月就明白他与云朵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为避免将病传染给云朵,他违心地提出了离婚。7年过去,当医生宣告余二月没有患上爱滋病时,他想到了复婚,然而此时,云朵却已再婚……
是人世间的阴差阳差,还是源于人性的脆弱、贪婪?当余二月将大哥请人代写的愧疚书信撕碎,抛向天空时,他释然了,包括那笔不翼而飞的存款,也包括对母亲,对大哥的恨意……
人性的繁复,通过梁小琳简洁优美的文字,让人感叹人生的不可捉摸,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人生的路到底应该怎样走?怎样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抑或又用怎样的心态去迎接老天的馈赠?本书还告诉我们,只要你心怀善念并足够努力,即使你被狂风暴雨裹夹,你也有挣脱的力量并迎接美好的未来。而宣扬人性本应有的善良,才是梁小琳赋予这本书的最终极的意义。
《孤之旅》作者梁小琳
附:作者简介
梁小琳: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签约作家首届大师写作班学员;武汉市作协第八届、第九届签约作家;武汉市汉阳区作协副主席;《琴台丛书》执行主编在全国百余家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500余万字,获大小奖若干,有散文被译成外文推介。
出版个人文学作品、编译作品有:小说集《男女作秀》中国国际音像出版社出版;纪实文学《余秋雨 文化之旅》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金梭银梭》武汉出版社出版;《南城劲歌》武汉出版社出版;编绎《改变一生的人际沟通关键法则》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编绎《简单女人最幸福》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未临黄昏》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孤之旅》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婆婆》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电子书);小说《相约在天边》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电子书);选编《她阅读.经典散文》系列12本,成为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品牌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