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7日,“锦绣长江”非遗展示活动在四美塘文化公园拉开帷幕。该活动作为长江文化艺术季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展示长江流域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届时,非遗正青春·武汉大学生非遗创意设计及作品展也将精彩亮相。
图为全国非遗大赛获奖作品《楚艺源集》。
武汉市洪山区是高校聚集地,本展览由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协办。展览所展示的汉绣、布艺、年画、纸艺、漆器、雕刻等240多件手工艺作品,均来自武汉地区高校青年学生之手,其中有入选并参展第三届中国丝绸博物馆天然染料双年展的《山水舟游图》,全国非遗大赛获奖作品《中国精神耀未来》《楚艺源集》《舍米秋水》《薪火相传铸华夏》,以及《田野斑斓》《婚庆服装》《汉绣服装》等大件作品。
图为全国非遗大赛获奖作品《中国精神耀未来》。
洪山非遗屡次“出圈”
近年来,洪山区文化产品屡获大奖,洪山非遗多次“出圈”,在多项全国、省、市大赛、评选中斩获佳绩。日前,由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选送的《花骨朵·荆楚魅力旋转百宝盒》获得2024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省级金奖。该作品工艺采用中国非遗技艺——螺钿镶嵌技艺和榫卯结构做出旋转机关,用厚螺钿嵌成黄鹤、白云、黄鹤楼、太阳等图案,颇具荆楚特色。
图为《花骨朵·荆楚魅力旋转百宝盒》获得2024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范雅琴 摄
该区的《楚香凫凫系列桌摆套件》在2024年“知音湖北 遇见游礼”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优胜奖。《楚香制作技艺》文创产品还曾获选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礼物”。今年中秋假期,由非遗楚香和湖北省博物馆联名的文创产品——楚香袅袅系列上线,多个单品被抢购一空。楚香非遗传承人韩雪说:“我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出二十四节气芳香疗法,同时结合自制水晶香珠手串、颂钵来达到疗愈的目的。”现在,楚香在上海、大连、荆州、北京、吉林等地皆有传承基地。
图为楚香袅袅系列。范雅琴 摄
此外,《四季之爱梅瓶茶具》《四季之爱品茗杯》《楼樱映彩——金属手持镜》在2024年“知音湖北 遇见游礼”旅游商品大赛中分别荣获金、银、铜奖。《黄鹤古韵旋转灯》入选2024年武汉十大伴手礼。“百布堂”也入选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揭秘洪山非遗“破圈”背后的密码
是什么让洪山非遗屡次“出圈”?多次探访后发现,洪山区文化大厦内的非遗展厅、非遗传承室、非遗工作室内,汉楚插花、布艺堆秀、创意拼布、百布堂手工家纺等作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定期举办的非遗体验课程,让市民免费参与,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十一”假期,湖北工业大学大一学生王青到洪山区的非遗展厅亲手体验用布贴画制作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她表示:“能够参加这次非遗体验课,我感到非常有趣和有意义。”
图为市民走进洪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范雅琴 摄
据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现已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区文联也设立非遗保护协会,设立非遗保护专项经费,用于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推广和用于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补助。同时,还在辖区内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构建了国家、省、市、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开展“非遗在社区”洪山实践校地合作的研讨,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推进非遗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让非遗传承“活起来”,产业发展“旺起来”。
(文:范雅琴 通讯员杨敏)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