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通车67年纪念日 听“红色主播”讲述共和国“桥梁长子”的故事
长江网 2024-10-16 19:09

长江网记者 叶军 李沁雪

昨日(10月15日)是武汉长江大桥通车67年纪念日。长江网记者来到位于汉阳的桥梁博物馆,听博物馆讲解员、“红色主播”曾紫青娓娓讲述武汉长江大桥的故事,感受凝结在共和国“桥梁长子”身上的奋斗与创新精神,体味它穿越岁月仍灼灼闪耀的无限荣光。

桥梁博物馆讲解员曾紫青正在讲述武汉长江大桥的故事。视频截图

李文骥:与武汉长江大桥五次结缘

在桥梁博物馆里,有一份北京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册(复制件)。在工科土木门甲等(九名)名录下,写着李文骥的名字。李文骥是中国现代桥梁建设先驱之一,他与武汉长江大桥曾五次结缘。

在桥梁博物馆里,有一份北京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册(复制件)。在工科土木门甲等(九名)名录下,写着李文骥的名字。

李文骥是广东省番禺人,1886年出生于一个寒儒之家。190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大学预科。京师大学堂开设文、法、理、工、农等五个专业,他选择了工科土木门(系),成为第一批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土木工程人才。他视野非常开阔,有深厚的知识素养。不仅醉心数理,对文史哲等也颇有研究,还擅诗词,工书法,好摄影。

曾紫青讲述,在长江上建桥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构想始于民国初期。1912年,孙中山到武汉考察铁路建设,提出建桥设想。后在其《建国方略》中就此提出规划。詹天佑、李文骥、梅旸春、茅以升等桥梁专家也先后提出建设长江大桥的计划,有的还进行过勘测设计工作。李文骥是无数为武汉长江大桥孜孜贡献的桥梁专家中的一个代表。

桥梁博物馆展出李文骥1932年发表在《工程》杂志上的《武汉跨江铁桥计划》。

博物馆展出了李文骥1932年发表在《工程》杂志上的《武汉跨江铁桥计划》。在展陈前,曾紫青表示,李文骥不仅提出建桥计划,还在1913—1946年期间四次参与武汉长江大桥的勘测、初步设计。每次勘测都需要克服各种困难,有时还要冒着长江涨水的风险。虽然完成勘测和初步设计,但当年由于国力不够或战争等各种原因,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李文骥心心念念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全国解放前夕,时年63岁的李文骥与茅以升等一批桥梁专家,向中央提交《筹建武汉纪念桥建议书》,建议建造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纪念建筑。

李文骥第五次与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结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铁道部成立桥梁委员会,李文骥为委员之一。同年8月,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组成立,李文骥也是成员之一。可惜,1951年4月23日,李文骥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享年65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茅以升写下“鞠躬尽瘁,唯冀金桥跨夏口”叹惋他的离世。武汉长江大桥的主要设计者唐寰澄撰文《李文骥先生传》写道:“李先生毕生为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前后奋斗了三十八年,而卒未能睹其成。然而评议历史人物,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李文骥先生所做过的事,正为武汉长江大桥如此顺利、高速、优质地建成打下基础、创建了条件。”

铆钉风枪:一百多万颗铆钉靠手工完成

曾紫青讲述,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建桥人员、材料都不充足。但是国家对此非常重视,各地优秀桥梁专家、技术人员纷纷汇聚武汉,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修建长江大桥。从1950年开始筹备,到1955年9月1日正式开工,武汉长江大桥筹建、准备历时5年,建设过程更是精益求精。

在钢梁旁的展柜中,摆放着见证“天堑变通途”的铆钉风枪。

在桥梁博物馆近现代桥梁展区,等比例实景还原了武汉长江大桥钢梁架设场景。正前方的一幅油画上,建桥工人正在专注地工作。行走在“大桥”上,参观者好像瞬间进入当年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

在钢梁旁的展柜中,陈列着大桥在建设时使用过的一套“热铆技术”工具--铆钉风枪和跳动风顶,透过锈迹斑驳的表面、磨得光亮的把手,仿佛见到当年那些认真和执着的建桥工人的身影。

展厅里珍藏着一段珍贵的录像,记录了当年建桥工人们开展热铆操作的场景。一个工人将烧得滚烫的铆钉向空中抛出一个抛物线,不远处另一个工人稳稳地在半空接住,接着抛向下一个工人。一旁正在参观的几位观众直呼惊险。

曾紫青讲述,热铆技术通常用于钢梁架设阶段,主要用于桥梁钢结构之间的连接,需要先将铆钉加热至1205摄氏度,因为加热炉与大桥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为避免铆钉温度降低,五名工人必须以最快速度接钉,并使用跳动风顶和铆钉风枪配合完成穿钉、顶钉、铆接等多个步骤,铆钉冷却后会将孔眼填满,将钢梁和钢板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这项技术需要工人高度配合和熟练操作。

1956年6月,大桥钢梁铆合两个月后,工人突然发现有的铆钉和孔眼之间铆合不密实,有松动现象。施工方武汉大桥工程局(现中铁大桥局)局长彭敏当即决定:钢梁停止向前拼接。因为“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必须坚持‘百年大计’”!先期铆合的1万多个铆钉全部拆除更换。直到重新铆接后的铆钉质量超过国家标准5%,武汉长江大桥工程才重新启动。经过两年多艰苦奋战和科技攻关,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中国人数千年来在万里长江上建桥的理想终于化为现实。

微信图片_20241016192139.jpg

武汉长江大桥雄姿 。赵妤 摄

曾紫青讲述,修建武汉大桥需要几千根钢梁,重约2.4万吨,铆钉达到100多万颗,全靠手工完成。建成至今,武汉长江大桥经受住了多次洪水侵袭和碰撞事故带来的考验,安全承载着每天近10万辆汽车、148对列车南北通行的繁重运输任务。历经风雨沧桑,它仍然巍然屹立于大江之上。人们因此送给这座年逾花甲却依然雄姿英发的大桥一个质朴的名字“桥坚强”。

曾紫青告诉记者,现在热铆技术已经很少采用。但是,大桥局在2013年对宁波灵桥、广州海珠桥进行“修旧如旧”修缮时使用了传统的热铆技术。另外,在建设桥梁科技大厦时也采用了热铆技术,连同建筑上的桥头堡设计等,是一起在向武汉长江大桥致敬。

滕代远的中山装和讲话稿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滕代远出席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并讲话时穿着的中山装。

展览柜里摆放着一件浅灰纯毛派力司中山装上衣,木质纽扣,缝线严整细密。“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长滕代远出席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并讲话时,穿的就是这件衣服。”曾紫青介绍,这件珍贵的藏品是由滕代远之子滕久昕捐赠。这件上衣是国家为滕代远定制的出国访问礼服,他一直不舍得穿,大桥通车典礼才拿出来穿上。

展览柜里还陈列着滕代远在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上的讲话稿,写在几张有些发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用笺上。“武汉长江大桥今天正式通车了。这是我国人民在毛主席、中国共产党英明而正确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次光辉的胜利。”透过那些遒劲有力的字迹,仿佛可以听见滕代远宣布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时激动的声音。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处长曾亚平说,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桥梁建设的第一座里程碑。它的建成通车,拉开了中国现代化桥梁建设的序幕。目前,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标志着武汉三镇融为一体,同时贯通中国最重要的一条南北铁路干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何等气魄宏伟的事。“黄河水,长江桥,治不好,修不了”,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之前,民间曾流传这样的歌谣。但大桥在建设过程中,创造性解决了包括科技、人员、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自信。武汉人民乃至中国人民都以武汉长江大桥为傲,不仅因为它是一处伟岸建筑,更在于它已成为一个精神地标。

(值班总编辑 陈志远 值班主任 张萌 值班编辑 赖俊)

相关阅读

25
43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